“二战”期间,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不只居住着中俄民众,作为伪满洲国的占领区域,还住了许多日本侨民,中俄混血女孩嘎丽娅就生活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1945年8月,战争进入尾声,苏联红军攻克了绥芬河,一群负隅顽抗的日军却挟持自己的同胞作垂死挣扎。为了不伤害普通民众,红军决定与日军进行和谈,并寻找一个懂日语的翻译去敌营劝降。通晓中、日、俄三国语言的嘎丽娅主动请缨,只身传达和平的声音,最后却被残忍杀害。从此之后,嘎丽娅被誉为“友谊和平天使”,成为中俄两国友谊、和平的象征。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她题词:“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白色的刺槐花》就是以嘎丽娅作为原型,以温婉、细腻的笔触还原了她的成长历程,以文学的方式揭开了她的生死之谜,表现了她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