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具有创新的思维与观点,也就是教师要思考如伺应对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伺实现由单一设计教学思维至多元设计教学思维的进化,如何实现从一个维度至多个维度叠加创新设计的跨越,如伺实现由一个人的创新力至群体的协同创新力量,如伺实现单一造物设计行为升级为全域系统的设计思考,如何实现解决事物发展纵横繁复多变问题的策略与措施等。以诸多实现为主轴,出于学科建设的整体考虑,我们在设计学院五个专业范畴内提出“跨学科毕业设计实验”,强调本科生自愿报名、自愿组合参加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实验班,以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从教育学培养人的角度,笔者一直强调本科一年级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同时,要有“跨学科”的视野与艺科融合的创新思维:二年级在深化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时,要具备“跨专业”的思维及技能:三年级在提升本专业知识与技能时,要具备“跨专业”协同创新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年级在创新整合知识与技能时,需要“跨学科”进行艺科融合的毕业设计实验。跨学科不是简单的两个甚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师生在一起创意创新,而是需要整合多种资源,把艺术学、美学、设计学、材料学、科学技术、商学、经济学等集成为社会服务的全域设计。初始,跨界毕业设计就遇到很多问题,诸如:1.来自五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需应对全球共同关注的“可持续、绿色环保、高科技术”等老问题、新要求:2.除本专业外,尚需构建跨界新知识、新结构、新领域等问题:3.应对服务周遭生活、残疾、智障、老人与儿童等社会发展的新问题:4.应对掌握新技术、新科技的设计应用问题:5.应对跨界团队的初次组合、协同交流、探索发现、达成共识、集成资源,成为组织模式的协同创新等。从这一理念出发,首次毕业设计由笔者、成朝晖、章俊杰三位专业教师共同应对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围绕与应对社会问题、个人遭遇、可持续和绿色、弱势群体、互联网技术等课题,在教学中探索如何以跨学科、艺科融合的创意设计来解决存在的各种难关。经过五年的探索实验,我们终于在教育教学、艺科融合、人才培养、资源优化、材料创新、专利注册、成果转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获取了重构、经验与收获的多方面成效。跨界毕业设计使得老中青教师团队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与开拓,不同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协同得以深化,在带领提升、形成体系等方面获得了高校、行业、产业及品牌的一致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