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实践作为农建专业一门综合性实践环节,开设于大三学年与大四学年中间的夏季学期,是“31”人才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打造这一环节的目的,一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夯实并系统化所学基础及理论知识,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为明确最后一年的个性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二是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校外的优秀人才资源纳入教师队伍,既保障学生的实践质量,又可以促进校内师资队伍在工程实践技能上的提升;三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使得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能够及时把脉社会需求、跟踪行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专业教学内容;同时,也为企业提前选拔人才和订制培养人才提供机会,为最后一年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四是不断完善提升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和实践平台建设,基于人才培养,增进各方在技术服务、项目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专业社会实践环节实施的方式是根据专业方向,精选一批行业内富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学生与基地双选的形式,将学生以新员工的身份派遣到基地,参加实际工作;实践过程指导以基地技术骨干组成的导师为主,辅以校内老师的指导和过程管理;选修时间采用4的开放形式,即以夏季学期的4周为基础,鼓励学生在与基地协商的基础上,将实践时间拓展到整个暑假;实践成果的考核,采用全程和全方位考核的方式,即考核内容包括每天的工作日志、最终总结报告、基地考核意见,以及由校内外老师和全体学生参加的现场成果汇报等;鼓励就业的学生在实践期间积极争取落实就业,对于实践过程中能够与基地签署初步就业意向的学生,予以成绩附加分的奖励,并在四年级与企业共同落实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作为一门课程、一个环节,学生有获得感是我们的愿望,因此才有了出一本书、记录一届学生成长的初衷,并在2016年进行了第一次尝试,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也得到了同学以及校内外老师、基地的认可。书中内容均为同学们的亲身感受,记录了同学们实践过程中的经历和各种小故事,分享了他们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收获,在与人相处、团结协作方面的成长,在早出晚归、坚守岗位方面的感悟等等,发现真实确是最打动人心的部分。2017级的同学即将毕业,也希望本书能成为同学、校内老师、基地导师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