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之亡
秦孝公、卫鞅变法
商君之死
张仪诳楚
廉颇负荆请罪
触龙说赵太后
赵王以名任赵括为将
毛遂自荐
李斯谏逐客令
秦始皇焚书坑儒
赵高擅权
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韩信拜将
刘邦用陈平
项羽之败
汉高帝论得天下
汉高帝纳谏赦萧何
萧规曹随
周勃安刘
周亚夫治军
汉文帝遗诏
文景之治
李广与程不识为将
卫青功高不骄
苏武持节不辱
汉武帝罪己诏
霍光废黜昌邑王
汉宣帝责太子
王莽未篡时之谦恭下士
大司农孙宝免官
光武帝偃干戈修文德
光武帝查办度田不实官吏
汉明帝尊师
马太后拒封外戚
刘备三顾茅庐
曹操杀孔融
曹操唯才是举
孙权教吕蒙读书
诸葛亮论治蜀之要
曹操杀杨修
晋武帝赏罚不明
祖逖誓复中原
谢安不惧桓温
苻坚兵败淝水
魏太武帝拓跋焘之为人
高允好切谏
张白泽谏魏献文帝
魏献文帝罢门、房之诛
魏孝文帝严惩贪污受贿
魏孝文帝断北语而从正音
梁武帝之屈法
梁昭明太子之贤
北周武帝不诛叛臣
隋文帝免秦王官
独孤后谗害高颎
隋文帝之为政
隋炀帝向诸番夸富
李素立谏唐高祖守法
玄武门之变
魏征愿为良臣,不为忠臣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
唐太宗论隋文帝
魏征不面从而后言
唐太宗命史官直书其事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论其成功之由
武后擅权
武太后盛开告密之门
来俊臣诬害狄仁杰
狄仁杰为围荐贤
张柬之等谋复唐室
李林甫口蜜腹剑
安禄山以狡黠邀宠
李泌临别谏肃宗
郭子仪杖子
理财能臣刘晏
杜黄裳论帝王之道
许孟容抑制京畿豪强
李绛不进羡余
柳公权笔谏唐穆宗
裴度谏唐敬宗勿幸东都
朋党之害
柳公权有诤臣风采
李德裕论致治之要
唐宣宗责万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