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与音乐人类学——访谈录
概述: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
一、反本质主义与音乐观
二、反中心主义与多元音乐文化观念
三、差异观与主体文化身份
四、不确定性与学科发展观
第一章 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
一、“音乐”:非本质主义的观念
二、“音乐”:是与不是谁说了算
三、“音乐”:概念还是命名
四、“音乐”:关系中的对象
结论
第二章 后现代差异观与音乐主体文化身份
一、后现代差异观与主体社会角色
二、音乐主体文化身份
三、中性化趋势
第三章 冲突与选择: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不同价值立场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
一、后现代主义的“小型叙事”
二、音乐人类学的“田野”
三、进入田野的方式
第五章 从“音乐”到“音声”——音乐人类学学科边界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语言观与“音声”释
二、后现代主义边界观与“学科的死亡”
三、非本质主义价值观与“音声”类型分析
第六章 中性化:后西方化时代的趋势——关于多元音乐文化新样态的预测
一、中性化:从西方化到后西方化
二、中性人的诞生
第七章 在中性化中书写民族音乐文化
一、全球化语境:中性化环境和话语
二、书写主体:中性人的诞生
三、书写对象:中性背景中的安置
四、书写行为:中性人事的对话
第八章 田野小型叙事二则
一、黄土地民间传统音乐考察引发的思考
二、哭泣的骆驼——内蒙古传统音乐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