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与超越
——审美意象的“周易模式”与“老庄模式”
《庄子》与唐代意境理论的浑美追求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平议
《文心雕龙》中《书记》篇的命名及内涵辨析
穷愁之言易好欢愉之辞亦工
——韩愈不平则鸣说平议
散文与经学关联视野中韩愈文道观的本体论内涵及意义
——兼与刘勰、朱熹文道观比较
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平议
自以欧梅比韩孟
——韩孟、欧梅并称之文化内涵探论
苏轼对“穷而后工”说的承继与拓展
苏轼诗文中的文同记忆
读古人文字当知其短处
——从读书论看李清照的《词论》
诗外工夫百炼成
——陆游与南郑
谁谓荼苦其甘如饴
——杨万里诗论别解
叶适的诗学本原论暨诗学史意义
论明“后七子”之宗臣对李白的追模
明代关中文学士人对杜诗的传承
——以晚明文学家王庭譔及其诗文为中心的考察
明代狱中诗歌与李白
明代散文复古思潮中关于“法”的论争
李渔“立主脑”说与古典戏曲理论观念的变革
李渔“重机趣”说与古典戏曲“本色”的探求
中国古典戏曲意境论内涵探微
清代诸子学兴盛与文章发展史观的变迁
——以章学诚、刘师培文章史观的接续与发展为例
论古代“文章学”的兴起与嬗变
中国古代俗文化与士文化视野中的两种悲剧观
文体的文学史意义
——以刘咸炘《文学正名》《文变论》的观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