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理》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结合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响应问题,提出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由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等是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导因素;城镇灯光强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灯光强度显著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等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NDVI和生态价值下降明显;生态环境供需总体平衡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从辩证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认识区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