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前言
1.1 稻渔综合种养和稻虾共作的基本情况
1.2 相关政策推动稻虾共作高速发展
1.3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1.4 稻虾共作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4.1 稻虾共作的经济效益
1.4.2 稻虾共作的环境效益
1.4.3 稻虾共作的社会效益
1.5 本书的章节安排与写作意义
1.6 本书的数据来源
第一篇 经济影响篇
2 稻虾共作的经济效率分析
2.1 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的投入一产出对比
2.2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布
2.3 典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行为案例
2.3.1 水稻单作农户
2.3.2 稻虾共作农户
2.4 成本效率分析方法与描述性统计
2.4.1 非同质DEA模型
2.4.2 效率损失模型
2.4.3 变量描述性统计
2.4.4 农户成本效率测算结果
2.4.5 引起效率损失的因素分析
2.5 小结
3 土地细碎化对稻虾共作成本的影响
3.1 土地细碎化状况及农户认知
3.1.1 土地细碎化状况
3.1.2 农户对于细碎化影响成本的认知
3.2 细碎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2.1 研究方法与描述性统计
3.2.2 细碎化与生产成本的相关性分析
3.2.3 细碎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2.4 内生性讨论
3.2.5 细碎化对不同规模稻虾农户生产成本的影响
3.2.6 进一步讨论
3.2.7 稻虾共作田块适宜规模讨论
3.3 小结
第二篇 环境影响篇
4 稻虾共作的环境效率分析
4.1 稻虾共作的生态一经济原理与农户认知
4.1.1 稻虾共作的生态一经济原理
4.1.2 农户对稻虾共作生态功能的认知
4.2 农户稻虾共作中的问题:几个案例
4.3 稻虾共作的环境效率
4.3.1 研究方法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2 稻虾共作的环境效率与技术效率
4.3.3 稻虾共作环境效率损失
4.4 影响稻虾共作环境效率的因素
4.4.1 稻虾共作户行为影响农业环境的分析框架
4.4.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择
4.4.3 影响稻虾共作环境效率的因素分析
4.5 小结
5 稻虾共作的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5.1 理论框架
5.2 研究方法
5.3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5.3.1 技术、经济可行性指标
5.3.2 自然、生态适宜性指标
5.3.3 制度可接受性指标
5.4 稻虾共作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分析
5.4.1 地块利用合理性的评价结果
5.4.2 地块利用合理性的分类
5.5 导致地块利用合理性差异的因素
5.5.1 不同合理性下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
5.5.2 地块利用合理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6 小结
第三篇 社会影响篇
6 社会网络对稻虾共作技术采用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
6.1.1 社会网络理论
6.1.2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6.2 社会网络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6.2.1 社会网络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社会网络指数的计算
6.2.3 农户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6.3 社会网络对农户稻虾共作采用的影响
6.3.1 变量选择及说明
6.3.2 社会网络对农户是否采用稻虾共作技术的影响
6.3.3 社会网络对农户稻虾共作采用强度的影响
6.3.4 社会网络对农户稻虾共作决策的影响:几个案例
6.4 社会网络影响农户稻虾共作采用的机制分析
6.4.1 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6.4.2 检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
6.4.3 社会网络对农户是否采用稻虾共作技术的影响
6.4.4 社会网络对中介变量的影响
6.4.5 社会网络、中介变量与农户稻虾共作采用
6.5 小结
7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稻虾共作户小龙虾产出的影响
7.1 相关理论基础
7.1.1 社会嵌入理论
7.1.2 农户行为理论
7.1.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7.1.4 稻虾共作农户小龙虾产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7.2 稻虾共作技术推广现状
7.2.1 数据来源
7.2.2 稻虾共作技术推广情况——基于农技推广人员的数据
7.2.3 农户对不同稻虾共作技术推广渠道的主观评价
7.2.4 稻虾共作中虾病防治技术的特征
7.3 基层农技推广对小龙虾产出影响路径分析
7.3.1 基层农技推广与农户投入之间的关系
7.3.2 不同农户禀赋与农户投入之间的关系
7.3.3 自然环境变量对农户投入的影响
7.4 基层农技推广对小龙虾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7.4.1 变量选择及说明
7.4.2 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7.5 小结
8 兼业视角下稻虾共作户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参保意愿
8.1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8.1.1 概念界定
8.1.2 文献综述
8.2 研究区域概况与样本分析
8.2.1 农户兼业概况
8.2.2 湖北省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情况
8.2.3 样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