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概述
第一章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第一节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总体概况
一 总体案件数量
二 涉案的罪名分布情况
三 涉案的单位分布情况
四 涉案的犯罪人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五 涉案的犯罪人的学历情况
六 涉案的金额情况
七 涉案的犯罪人量刑情况
第二节 重庆市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重庆市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重庆市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三节 四川省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四川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四川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四节 贵州省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贵州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贵州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五节 云南省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一 2013—2016年云南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人数发展趋势
二 2013—2016年云南省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特点
第六节 西藏自治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第七节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总的特点分析
一 男性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概率要高于女性
二 犯罪主体智商高、反侦查能力强
三 “35岁”“50岁”领导干部犯罪现象突出
四 犯罪形式隐蔽、潜伏期长
五 获利期权化、间接化
六 判决轻刑化现象突出
七 社会腐蚀性强
第二章 西南地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因素
第二节 经济因素
第三节 制度因素
第四节 个人因素
一 个人的心理因素是主因
二 司法工作人员的从众心理引发职务犯罪
三 以程序正当、法律缺失、权力行使为掩护的侥幸心理占据上风
四 利用手中权力在司法活动各个环节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五 权力异化导致利益需求膨胀
第三章 我国预防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第一节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分析
一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
二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五厅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予以侦查
三 各地检察机关针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
四 针对司法工作人员的主要政策法律的完善
五 西南地区探索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的有效做法
第二节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的具体对策
一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的现实困境
二 犯罪预防体系的构筑与完善
三 加强司法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司法工作人员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四 强化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领域的法律监督作用
五 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作用
六 促进电子化、信息化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监督
七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八 强化司法理性疏导与民众舆情引导
第三节 建立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的溯源与理论基础
二 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实践与问题分析
三 国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经验
四 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构建
第四章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认定
第一节 徇私枉法罪概述
一 徇私枉法罪立法沿革
二 徇私枉法罪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 徇私枉法罪主体要件探析
一 徇私枉法罪中的司法工作人员认定
二 徇私枉法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三节 徇私枉法罪主观要件探析
一 “徇私”“徇情”的性质
二 “徇私”“徇情”内容
三 “徇私”与“徇情”的关系辨析
第四节 徇私枉法罪客观要件探析
一 “枉法”的类型
二 “枉法”的具体行为方式
三 “枉法”的标准探析
第五节 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罪数问题探析
一 一罪说
二 数罪并罚说
第五章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认定
第一节 本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一 包庇、纵容的理解
二 包庇、纵容的具体内容的争议
第二节 本罪的犯罪主体的认定
第三节 本罪犯罪主观要件中“明知”的认定
一 对本罪“明知”的学术争鸣
二 对本罪“明知”的认识
三 对“明知”的准确理解
四 小结
第四节 本罪罪数方面的认定
第六章 受贿罪的客观要件的分析
第一节 贿赂的范围
一 我国现行法规定
二 对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范围的认定
三 小结
第二节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分析
一 我国现行法规定
二 “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之分析
第三节 斡旋受贿的认定
一 对“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探讨
二 对“不正当利益”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