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管理学理论创新社会治理: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研究

创新社会治理: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研究

创新社会治理: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研究

定 价:¥49.00

作 者: 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研究报告课题组 著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3232617 出版时间: 202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97 字数:  

内容简介

  “智网工程”是东莞市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网格治理技术,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旨在搭建扁平化、网络状、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性协同治理平台,助推政府治理转型,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行政效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本书稿是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研究报告课题组所撰写的一份报告,系统全面介绍东莞市以“智网工程”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并在总结提炼“智网工程”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亮点的基础上,借鉴深圳、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社会治理智能化的经验做法,全面评估“智网工程”对东莞市社会治理的成效,科学构建“智网工程”统领各类社会管理信息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为正在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探索的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本课题组由以下专家组成: 岳经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庄文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 彭浩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 谢宝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篇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的初衷 2
第二节 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的时代意义 5
第三节 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的实践历程 7
第四节 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的整体成效 13
第五节 东莞市“智网工程”改革的深化方向 19
第二部分 专题篇 23
第二章 数字化治理,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之道 23
第一节 数字化治理助推政府治理转型 23
第二节 数字化治理下的东莞市路径探索 25
第三节 东莞市数字化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 28
第三章 协同性治理,社会共治格局的必然要求 31
第一节 协同性治理激发基层活力 31
第二节 协同性治理下的东莞市路径探索 33
第三节 东莞市协同性治理与社会共建 38
第四章 全时域监管,应对风险社会的关键一环 40
第一节 全时域监管化解潜在威胁 40
第二节 全时域监管下的东莞市路径探索 43
第三节 东莞市全时域监管与时代创新 45
第三部分 成效篇 48
第五章 治理能力 48
第一节 区域平安管控,摘除风险点 48
第二节 优化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53
第三节 科技化解隔阂,从治理到“智理” 58
第四节 应用网格理念,走向精细管理 61
第五节 党建引领治理,政治补齐短板 62
第六章 行政效能 64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效能提升 64
第二节 市场监管的效能提升 67
第三节 社会管理的效能提升 69
第七章 资源集约 72
第一节 多网合一 资源整合 72
第二节 多员合一 训练有素 75
第三节 数据统一 统建共用 76
第八章 人民获得感 79
第一节 实现“人人共享”,人民获得感提升 79
第二节 突出平安稳定导向,人民安全感提升 81
第三节 打造网格精细化管理,人民幸福感提升 83
第四部分 案例篇 85
第九章 东莞市寮步镇“智网工程”的运作模式 86
第一节 东莞市寮步镇运用“智网工程”的创新机制 86
第二节 东莞市寮步镇运用“智网工程”取得成效 89
第十章 东莞市茶山镇“智网工程”的运作模式 91
第一节 东莞市茶山镇运用“智网工程”的创新机制 91
第二节 东莞市茶山镇运用“智网工程”的取得的成效 93
第十一章 东莞市道滘镇“智网工程”的运作模式 95
第一节 东莞市道滘镇运用“智网工程”的创新机制 95
第二节 东莞市道滘镇运用“智网工程”取得的成效 97
第十二章 应急管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案例 99
第一节 防控疫情 全力以赴 99
第二节 东莞市“智网工程”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101
第三节 “智网工程”疫情应对经验启示 105
第五部分 问题及发展篇 109
第十三章 制约因素 109
第一节 队伍建设不力,制约管理水平 109
第二节 科层色彩浓厚,灵活性受限 112
第三节 中低水平“智理”,效能有待提高 114
第四节 机制脱节理念,关系尚未理顺 118
第十四章 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 120
第一节 深圳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120
第二节 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123
第三节 北京网格化社会的管理模式 127
第十五章 发展方向 131
第一节 完善城市治理体制,加强热点问题监管 131
第二节 推进落实“三网”建设,提高智能管理水平 134
第三节 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提升“智理”水平 136
第四节 推进网格队伍建设,提升运作水平 138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