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青春校园文学华夏传播学新读本

华夏传播学新读本

华夏传播学新读本

定 价:¥98.00

作 者: 谢清果,王婷,张丹 编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0886058 出版时间: 2020-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89 字数:  

内容简介

  华夏传播学是传播学中国化研究领域富有特色的学术成果。她立足中华大地,依托五千年文明成果,探索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关系所积淀的深厚智慧,思考人类如何共同生活的永恒主题,构建人类共生交往的“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集刊主编。已在《国际新闻界》《厦门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华夏传播学引论》等著作30部,主编《华夏传播学文丛》《经典与传播研究丛书》《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等6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等10余项课题。王婷,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长期致力于华夏隐喻传播和媒介思想史研究;担任华夏传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理事;《华夏传播学新读本》主编,“经典与传播研究丛书”编委。参与各级课题多项,论文和优质课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得表彰。张丹,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播思想史、新闻史。已在《符号与传媒》《新闻界》《文化研究》《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四项。论文曾连续两年(2018、2019)获福建省传播学年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一等奖。

图书目录

绪论:华夏传播研究的意涵与历史变迁
道家与法家对于交通机关相反之意见
在中国进行传播学研究的可能性
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
关于建立中国沟通学的构想
华夏传播理论建构试探:从“传播的传递观”到“传播的接受观”。姚锦云
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
致中和:中国文化中的主流传播价值观
“传一受”博弈过程的本土化诠释——中国道家“可传而不可受”思想对传播研究的启示
传播学中国化:在地经验与全球视野
第一讲 华夏内向传播研究
作为儒家内向传播观念的“慎独”
自我与超我的蝶变:庄子之梦新探
先秦儒家“仁”观念的内向传播功能阐释
第二讲 华夏人际传播研究
借势传播:中国人的关系交往取向
先秦儒家人际交往思想重估与再释——基于胡塞尔现象学视野
第三讲 华夏组织传播研究
经筵会讲:一种中国本土的政治传播仪式及其演变
唐代的政治传播体系建设与国家整合
第四讲 华夏大众传播研究
从礼乐传播看非语言大众传播形式的演化
媒介与诗歌:宋代邸报诗的新闻传播活动价值
礼之起源:中国古乐的媒介功能观新探
第五讲 华夏跨文化传播研究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
跨文化传播理解的实现路径:以中国儒释道文化沟通为例
第六讲 华夏身体传播研究
身体交往观视域下的老子思想
论汉字的媒介特性与汉语文化的新机遇——由麦克卢汉“声觉空间”理论引发的思考
第七讲 华夏家庭传播研究
家庭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历史演进和发展路径
融入“家”文化:央视公益广告的文化传播符号分析
“家国情怀”:媒介视角下华夏家文化的情感解析
第八讲 华夏说服传播研究
说服的艺术:华夏“察言观色”论的意蕴、技巧与伦理考察
管窥中西方传统说服的原型及其内在逻辑
第九讲 华夏公共传播研究
“做事”:日常语言中朦胧的公共交往伦理观念
先秦修辞思想与中国古代公共关系史
第十讲 华夏舆论传播研究
华夏舆论传播的概念、历史、形态及特征探析
舆论学视角下的汉代“月旦评”探析
中国古代王权合法性建构——一种舆论学视角的考察
前现代社会两个不同时期的舆论传播形式比较
第十一讲 华夏修辞传播研究
古典与未来:中国修辞学思想的全球意义
视觉之势:论视觉修辞的活力之源
第十二讲 华夏符号传播研究
图像与传播——关于古代小说插图的传播学考察
从形名学到符号学:一个学术史的梳理与反思
儒家思想符号化及其社会功能
先秦谥法:一种中国特色的人物品评机制
第十三讲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研究
海外学术视野中的孔子学院形象研究
孔子学院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路径探析
跨文化的对话:误读与化解路径——以孔子学院为例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