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一 黄心川
总序二 杨曾文
缘起 释月净
前言 朱封鳌
弁言 从“冥想”到“止观”:中古前期佛道“修道”之法的形态演化
第一章 摩诃止观:智顗天台止观教程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二十五方便:天台止观的仪式程序
第二节 身体:天台止观系统与“治病”之术
第三节 天台“观”法的两个原则
第二章 “重玄”之道与唐初道教修持之术的展开
第一节 重玄学与天台佛教思维模式
第二节 重玄学与天台止观之学(一):修持之法
第三节 重玄学与天台止观之学(二):修持次第
第四节 重玄学与天台止观之学(三):修证境界
第三章 唐代道教“天台”派修持的“止观”化
第一节 道教“天台”派对天台佛学心性论的汲取
第二节 司马承祯“坐忘七阶”教程通论
第三节 司马承祯“坐忘”之法核心环节分析
第四节 司马承祯修道思想定位
第四章 唐代天台止观之学的形态演化
第一节 天台止观之学的禅学化
第二节 湛然与天台止观之学的重构
第三节 居士佛学与天台止观之学的儒学化
第五章 杜光庭与晚唐道教“修道”之法的整合
第一节 “道”为“虚极妙本”
第二节 道体与道性
第三节 修心论
第四节 观法论
第五节 杜光庭道教修持论定位
第六章 行忏:知礼与宋代新天台的形成
第一节 妄心观
第二节 《修忏要旨》:止观的忏法化
第三节 消伏毒害与施食济拔
第四节 自讼:智圆的忏悔之术
第七章 宋代“内丹”学(一):张伯端与南宗“金丹”道
第一节 张伯端的内丹“性命”说
第二节 金丹之“道”/21l
第三节 金丹之“术”
第四节 南宗内丹道法形态之定位
第八章 宋代“内丹”学(二):王重阳与全真道“心性”学
第一节 “三教合一”论与全真宗风
第二节 全真修道次第:先性后命
第三节 全真内丹核心:识心见性
第四节 全真道“功行”论
第五节 全真内丹道法之形态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