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大运河为代表的重大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进入后申遗时代,大运河遗产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可持续保护和管理的挑战。同时,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正处于建构期,对像大运河这样的巨型、跨区域文化遗产的规划与空间规划的关系尚未明确。本书围绕自申遗以来未曾解决的多重复杂管理体制给大运河遗产保护带来的问题。聚焦多元价值与利益冲突,引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一种较新的“基于多维价值”的方法,与申遗背景下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原规划模式的不足,提出适应新时期需求的规划方法。本书首先对“基于多维价值”的规划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该规划方法的发展演化过程、基本概念、核心技术特点等;其次对“基于多维价值”的规划实践加以研究,包括该理论方法在两类国家的发展路径、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实践应用;再次是对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的回顾与反思;最后是“基于多维价值”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模式优化研究,结合当前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背景,从管理部门价值冲突、规划的法律地位及与相关规划的关系、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解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大运河遗产规划的模式与技术优化路径。系统构建巨型、跨区域文化遗产的规划理论有助于拓展与丰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补充与完善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为构建国土资源有效管控框架的理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并对同时期相关文化遗产的规划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