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产卵场生态学基础 1
1.1 河流的一般概念 1
1.2 鱼类基础生物学 6
1.2.1 鱼类形态特征 6
1.2.2 鱼类结构 7
1.2.3 鱼类生活习性 9
1.2.4 鱼类繁殖 10
1.3 鱼类资源调查方法 15
1.3.1 鱼卵、仔鱼调查 15
1.3.2 产卵群体调查 22
1.3.3 水声学探测调查 27
1.4 鱼类区域性分布 28
第2章 鱼类产卵场 33
2.1 产卵场基本环境条件 34
2.1.1 中华鲟产卵场 34
2.1.2 四大家鱼产卵场 37
2.1.3 其他鱼类的产卵场 41
2.2 产卵场水文水动力 47
2.2.1 长江中华鲟产卵场 47
2.2.2 四大家鱼产卵场 48
2.2.3 黄石爬 产卵场 50
2.2.4 斑重唇鱼和新疆裸重唇鱼产卵场 51
2.2.5 鲤产卵场 51
2.2.6 澜沧江特有鱼类产卵场 51
2.2.7 大麻哈鱼产卵场 51
2.3 珠江鱼类早期资源与径流量 51
第3章 产卵场功能 55
3.1 产卵场功能属性 56
3.1.1 产卵场功能指标 56
3.1.2 产卵场功能概念 56
3.1.3 产卵场功能时空差异 57
3.1.4 产卵场功能周期性 60
3.2 广东鲂产卵场功能研究 61
3.2.1 广东鲂 61
3.2.2 产卵江段地形地貌 63
3.2.3 产卵场江段水文环境 66
3.2.4 水文水动力模型 68
3.2.5 水文水动力因子分析 86
3.3 仔鱼出现与未知功能位点的水文水动力关系 107
3.3.1 获得仔鱼监测数据 107
3.3.2 各位点水文水动力方程建立 109
3.3.3 仔鱼多度与各位点水文水动力关系分析 111
3.4 产卵场功能位点确定 112
3.4.1 方法建立 112
3.4.2 产卵场功能位点相关关系赋值判断方法 113
3.4.3 广东鲂产卵场功能位点判定示例 113
第4章 产卵场功能受损评价 117
4.1 产卵场功能定性评价 118
4.1.1 鱼类物种水平评价 118
4.1.2 鱼类资源量水平评价 118
4.1.3 江河物理形态变化评价 119
4.1.4 水文情势变化评价 120
4.1.5 水文水动力因子水平评价 121
4.2 产卵场功能受损定量评价 147
4.2.1 功能流量受损定量评价 148
4.2.2 水文水动力因子受损定量评价 154
4.2.3 早期资源量损失定量评价 156
4.3 功能流量-水动力-仔鱼量关系 160
4.3.1 流量因子与水动力因子关系 161
4.3.2 流量因子与仔鱼量因子关系 162
4.3.3 水动力因子与仔鱼量因子关系 164
4.3.4 流量与水动力、仔鱼量两自变量关系 166
4.3.5 水动力与流量、仔鱼量两自变量关系 166
4.3.6 仔鱼量与流量、水动力两自变量关系 167
4.3.7 三种评估方法讨论 167
4.3.8 产卵场受损形式 170
4.4 基于鱼类早期资源量的产卵场功能评价体系 171
4.4.1 珠江中下游鱼类产卵场功能评价 172
4.4.2 基于鱼类早期资源量的产卵场功能评价体系的建立 174
4.4.3 基于鱼类早期资源量的产卵场功能评价体系应用示例 177
第5章 产卵场功能修复 179
5.1 草型产卵场 180
5.1.1 人工鱼巢概念 180
5.1.2 人工鱼巢材料 180
5.1.3 时间与位置选择 181
5.1.4 建造方法 181
5.1.5 管理与维护 182
5.1.6 效果评估 183
5.2 水动力型产卵场 184
5.2.1 功能物理环境修复 185
5.2.2 功能流量修复 190
5.2.3 水文水动力修复 194
5.2.4 广东鲂产卵场修复示例 194
5.3 产卵场管理 213
5.3.1 河流鱼类需求 214
5.3.2 产卵场功能管理 214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