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民间”的概念 /1
上编:民间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一章 “民间”的现代价值 /3
第二章 胡适: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 /21
第三章 周作人:在民间与启蒙之间 /30
第四章 大众化与民间 /40
第五章 民间形式?? 民间立场?? 政治意识形态 /52
第六章 “十七年”小说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 /64
第七章 民间大地的苏醒 /77
中编:民间原型?? 民间想象?? 民间记忆
第八章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小说创作 /101
第九章 《桃花源记》与《受戒》《受活》 /116
第十章 “太阳山”与《鲁班的子孙》《泥鳅》 /127
第十一章 “动物报恩故事”与张炜的小说 /138
第十二章 民间想象原型与近三十年小说创作 /144
第十三章 复苏民间想象的传统和力量 /155
第十四章 《山本》与作为审美形态的“民间记忆” /162
下编: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第十五章 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 /175
第十六章 《骆驼祥子》:民间启蒙文化批判 /186
第十七章 《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 /195
第十八章 《九月寓言》:民间旷野的回声 /205
第十九章 韩少功:与民间的对话及意义的发现 /216
第二十章 民间与启蒙(代结语)——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民间争鸣
问题的思考 /228
附录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新思路及其可行性——对于两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