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 年,借助人工授精技术,在英国成功诞生首例婴儿;1978 年,借助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技术,在英国又诞生了首例试管婴儿。这些技术的问世,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引起了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各界疑惑、恐惧、反对和争议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尽管如此,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50 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省分別于1988、1986 和1985 年,也都诞生了试管婴儿。1999 年末,我国原卫生部对61 家开展该技术的医院进行调研评估,明确辅助生殖技术属于限定使用、探索或禁止使用技术范畴,定义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统称辅助生殖技术。2001 年2 月20 日,颁布第14、15 号卫生部令,《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简称“两个办法”)及《基本标准、技术规范和伦理原则》相关实施细则。“两个办法”颁布和实施以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国际前沿技术领域已崭露头角,治疗周期数和成功率逐年攀升。据权威机构评估,我国已由发展生殖技术大国跨入世界强国,是治疗周期数最多的国家,成功率也名列前茅。辅助生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亲生子女,促进婚姻关系稳定,利于社会安定;但同时也给不孕症妇女带来了并发症等风险,如刺激卵巢药物会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等;同样给供卵者带来痛苦和伤害;也带来了伦理道德、法律法理、社会风俗、人类繁衍等方面的问题。 201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出版了“全国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化培训教材”,由生殖伦理与管理学组负责编写《辅助生殖的伦理与管理》分册,在该书中提出了诸如“保护后代、保护供受者利益、严禁技术滥用、严防商业化和医源性疾病发生等”17 条生殖伦理原则。《辅助生殖的伦理案例分析》以“两个办法”及实施细则为指导思想,以《辅助生殖的伦理与管理》为参考依据,分为八个编写组,前后共组织了四次审稿会,为严防书稿抄袭,增加对所有书稿的查重工作。几经易稿,精雕细刻,最后逐篇推敲审定,清理重复和雷同案例,甄选典型案例236 个。其中国内案例197 个,覆盖全国三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台湾省);国际案例39 个,覆盖全球六大洲。这些案例,实属来之不易,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书中每个案例主题鲜明,设计【案例叙述】版块,来阐明案例故事情节;为彰显主题思想,必然会引出医学证据,以【医学观点】予以说明;涉及的生殖伦理问题,在【伦理讨论】版块阐述,逐一对照《辅助生殖的伦理与管理》中17 条生殖伦理原则,突出重点,深入分析,解决难点,消除困惑;牵扯到的法理、情理和社会家庭的反应、舆论等问题,依次在【法理讨论】【情理讨论】【社会舆论】版块中阐述。力求每个案例均具政策性、科学性、逻辑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本书适用于辅助生殖各类专业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伦理、法理、社会人文等人员,以及不孕不育患者参阅。在此,衷心感谢各编写组长、副组长以及所有编者和审稿者,没有大家的积极支持和认真编写,就不可能有这本书。 出版之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如有疑问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妇产科学”,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于修成 2021 年6 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