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1.1 本书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3
1.2.1 国外研究状况 3
1.2.2 我国的研究状况 4
1.3 研究思路 6
1.4 本书的框架 7
1.5 技术路线图 8
2 垃圾焚烧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0
2.1 基本概念 10
2.1.1 生活垃圾及相关概念 10
2.1.2 我国生活垃圾的发热值 12
2.1.3 对垃圾焚烧利用含义的界定 16
2.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特征分析 19
2.1.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3
2.1.6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演进 27
2.2 垃圾焚烧利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30
2.2.1 产业生态学理论 30
2.2.2 物质平衡理论 31
2.2.3 面向生态文明的循环经济理论 32
2.3 垃圾焚烧的环境及经济特征 40
2.3.1 垃圾焚烧处理的外部性 40
2.3.2 垃圾焚烧服务的准公共品特性 41
2.3.3 垃圾焚烧处置对环境系统的影响分析 42
2.3.4 垃圾焚烧的技术经济特征 44
2.4 本章小结 46
3 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47
3.1 垃圾处置过程的环境影响 47
3.2 垃圾处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方式 50
3.2.1 垃圾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性影响因子的分析及确定 52
3.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55
3.3 计算案例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61
3.3.1 不同种处理方式的环境经济效益对比 62
3.3.2 计算过程 63
3.4 结果分析 67
3.5 垃圾焚烧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69
3.6 本章小结 71
4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72
4.1 德国垃圾焚烧处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72
4.1.1 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73
4.1.2 有关垃圾焚烧处理的法规演进 74
4.1.3 德国垃圾焚烧的主要环境经济政策 75
4.1.4 德国垃圾焚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81
4.2 日本垃圾焚烧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82
4.2.1 日本垃圾焚烧的法律法规演进 83
4.2.2 垃圾焚烧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84
4.2.3 日本垃圾焚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7
4.3 国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处置的政策差异比较 89
4.3.1 国外主要垃圾焚烧处置政策及作用分析 89
4.3.2 垃圾焚烧处置政策差异分析 91
4.4 发达国家垃圾焚烧政策经验对我国垃圾焚烧发展启示 93
4.5 本章小结 96
5 我国垃圾焚烧处置的案例研究 97
5.1 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生活垃圾发电厂案例研究 97
5.1.1 御桥生活垃圾发电厂基本情况 97
5.1.2 焚烧发电厂运营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11
5.1.3 垃圾焚烧发电厂管理的几点启示 112
5.1.4 政策和建议 113
5.2 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案例研究 117
5.2.1 基本概况 117
5.2.2 生产流程 117
5.2.3 组织结构 120
5.2.4 发电厂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120
5.2.5 调研分析 121
5.3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的综合评价 123
5.4 本章小结 128
6 垃圾焚烧处置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129
6.1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经济政策 129
6.1.1 环境政策的分类 129
6.1.2 与生活垃圾管理相关的生态文明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历程辨析 131
6.2 垃圾处理费 136
6.2.1 垃圾处理费的内涵 136
6.2.2 垃圾收费水准的决定方式 142
6.2.3 垃圾处理费在我国垃圾焚烧中的应用 146
6.3 补贴政策在发展垃圾焚烧中的作用 149
6.3.1 补贴政策经济学分析 149
6.3.2 补贴的标准 150
6.3.3 补贴手段在我国垃圾焚烧处置中的运用 152
6.4 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在垃圾焚烧发电中的作用分析 156
6.5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 157
6.5.1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经验总结 157
6.5.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中的作用 158
6.5.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中使用的注意事项 159
6.6 我国垃圾焚烧运营市场的建立 160
6.6.1 我国垃圾焚烧处置市场化运营的原因 160
6.6.2 推动我国垃圾焚烧处置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分析 162
6.6.3 一般均衡框架下经营权稳定性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167
6.6.4 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相关的主要投融资政策 177
6.6.5 融资渠道 183
6.6.6 市场化效果分析 184
6.6.7 市场提供垃圾焚烧服务的注意事项 185
6.7 环境经济政策对垃圾焚烧处置产业的影响分析 188
6.8 发挥行业协会及非政府组织在垃圾焚烧生产运营领域的协调作用 190
6.9 本章小结 191
7 结论与展望 192
7.1 主要结论 192
7.2 创新之处 193
7.3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194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