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001
章 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 001
节 建置区域区划/ 002
一、建置沿革/ 002
二、地理区域/ 003
三、行政区划/ 003
第二节 革命老区情况/ 005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010
一、全区经济稳步发展/ 010
二、市政建设有序进行/ 010
三、文化旅游丰富多彩/ 011
四、老区面貌日新月异/ 012
第二章 揭阳县党组织创建时期/ 015
节 党组织创建前后的社会状况/ 016
第二节 揭阳县党组织的创建/ 018
一、五四运动锻炼一批揭阳爱国学生/ 018
二、马克思主义在揭阳的传播/ 020
三、团组织的建立和党组织的创建/ 022
四、老德围支部的建立 / 023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 025
节 揭阳党组织的发展/ 026
第二节 农民运动在各地兴起/ 028
一、揭东地域个农会组织在霖田村成立/ 029
二、彭湃与玉塔乡农民协会的成立/ 031
三、大革命时期的东洲村/ 032
第三节 学生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兴起/ 035
一、学生运动/ 035
二、妇女解放运动/ 036
第四节 反击国民党“清党”“清乡”运动/ 037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043
节 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 044
第二节 汾水战役在揭阳打响/ 046
第三节 开展武装暴动 建立革命根据地/ 050
一、建立第四区苏维埃政权/ 050
二、开辟五房山革命根据地/ 051
三、大坑村建立红色游击区/ 052
四、“牛栏屋”惨案/ 055
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客洞村/ 056
六、揭阳农军暴动的意义及其教训/ 057
第四节 揭阳党组织的重建/ 059
一、揭阳党组织遭受重创/ 059
二、在困境中逐步重建县委、区委机构/ 060
第五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 064
一、东江红军在揭阳第三、四区宣传土地革命/ 064
二、八乡山革命斗争持续发展/ 065
三、揭阳县第四区苏区划入苏区中央局区域/ 067
四、龙尾个党支部成立/ 069
五、林声望在尖石遇险/ 070
六、红军三攻新亨镇/ 071
第六节 东江红军在第三、四区开展游击战/ 076
一、东江红军到第四区开展游击活动/ 076
二、东江红军在瑞来开展革命活动/ 077
三、东江红军的秘密联络站——维德居 / 078
四、红军血战五房/ 079
五、县、区党组织遭破坏 革命活动暂停/ 080
第五章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083
节 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084
一、县、区党组织重新建立/ 084
二、成立揭阳青年抗敌同志会/ 085
三、党组织委派党员到蓝康中**校任教/ 086
第二节 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089
一、争取团结当地国民党驻军/ 089
二、争取国民党地方当权人物/ 090
三、争取开明士绅/ 091
四、准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091
第三节 潮揭丰边县委开展抗日运动/ 093
一、建立潮揭丰边县委/ 093
二、创办南侨中学二校,宣传抗日/ 094
第四节 开展回击反共逆流斗争/ 097
一、汕青游击队转入隐蔽斗争/ 097
二、在第二次反共逆流中的应变措施/ 098
三、“南委事件”后党组织暂停活动/ 099
第五节 陈焕新到东仓传播革命火种/ 102
第六节 大脊岭军民抗击日军/ 105
第七节 日军进犯揭阳 军民奋起抗击/ 108
一、日军三犯揭阳/ 108
二、侵揭日军暴行累累 各地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109
三、锡场群众“火烧成玉楼”/ 110
四、桂林民众三角渡抗击日寇/ 111
第八节 党组织恢复活动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13
一、党组织恢复活动/ 113
二、抗日游击小组的建立与活动/ 114
三、小北山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大队成立/ 115
第九节 捣毁国民党祯祥坑税所/ 119
第十节 乡村革命斗争持续开展 抗战取得胜利/ 121
一、老岭村、长岭村开展革命斗争/ 121
二、大寮村、石部洋村、四联村的抗日斗争/ 123
三、三洲村村民勇斗侵揭日寇 / 125
四、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26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 129
节 潮揭丰边县委的建立与发展/ 130
第二节 开辟革命新据点 建立武装经济工作队/ 133
一、县委转移到山区 开辟革命新据点/ 133
二、深入发动群众 坚持艰苦斗争/ 134
三、建立武装经济工作队/ 137
第三节 建立武装队伍 开展抗征斗争/ 139
一、成立潮汕人民抗征队/ 139
二、成立武工队 组织群众开展斗争/ 140
三、开展抗“三征”斗争/ 146
四、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150
五、发动妇女参加斗争/ 151
六、建立青年团组织/ 154
第四节 开展反“清剿”斗争 建立民主政权/ 156
一、开展反“清剿”斗争/ 156
二、白区里的红色据点——棉树/ 162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高明/ 163
四、桂林乡积极配合武工队开展斗争/ 164
五、莲花埔村政府的成立/ 166
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166
七、建立民主政权——潮揭丰边人民行政委员会/ 168
第四节 黎明前的战斗 迎接全县解放/ 170
一、胜利前夕的艰苦斗争/ 170
二、迎接揭阳解放 建立人民政权/ 17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79
节 建立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 180
第二节 巩固人民政权/ 182
一、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182
二、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84
第三节 建立人民武装 开展拥军支前工作/ 186
一、建立人民武装 / 186
二、开展支前工作 / 186
三、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187
第四节 扶持老区发展/ 189
一、成立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 / 189
二、慰问老区人民 / 190
三、开展老区救济行动 / 190
四、支援老区建设 / 191
第五节 开展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 192
一、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192
二、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2
第六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97
第七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199
一、做好基层普选工作 / 199
二、召开揭阳县届人民代表大会 / 200
第八节 文教卫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202
一、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202
二、教育事业蓬勃活跃/ 203
三、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4
第九节 社会主义建设开端良好/ 206
一、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207
二、建成新西河灌溉工程 / 208
三、取得个五年计划成就 / 210
第十节 国民经济在公社化和“”中发展缓慢/ 211
一、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11
二、全县各项事业遭受严重破坏/ 213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 215
节 全面拨乱反正 老区迎来新的发展/ 216
第二节 加强农村政权建设 商品生产蓬勃发展/ 218
一、加强农村政权建设/ 218
二、老区农村在土地承包中获得发展/ 219
三、乡村企业为老区经济注入活力/ 220
四、老区交通环境大为改善/ 222
五、农村改灶节燃 全县推广祯祥坑经验/ 224
第三节 教卫文体事业得到良好发展/ 225
一、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225
二、改革大队一级卫生机构的管理形式/ 226
三、文体事业得到发展/ 226
第四节 揭东置县 翻开新的一页/ 228
一、揭阳设为地级市 揭东置县/ 228
二、广梅汕铁路通车 高速公路网形成/ 228
第五节 考察揭东/ 230
第六节 揭东撤县改区 加强老区基层政权建设/ 233
一、揭东撤县改区/ 233
二、加强老区基层政权建设/ 234
三、老区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235
第七节 老区新农村建设壮丽广阔/ 236
一、高明村规划开发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236
二、瑞联村发展特色农业和加工业/ 237
三、汾水村建起汾水战役纪念公园 / 238
四、新寮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239
五、坪上村开发绿色农业 / 239
六、五房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 / 240
七、牌边村营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 241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43
节 揭东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 244
第二节 老区全部纳入雨污分流工程/ 247
第三节 梅汕铁路建成通车 揭东融入高铁网/ 249
第四节 开启建设品质之区新征程/ 251
一、奋力建设价值之区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51
二、奋力建设品质之区 宜居活力充分释放/ 252
三、奋力建设绿色之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53
四、奋力建设和美之区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254
五、奋力推动共建共治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255
六、奋力建设有为政府 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256
第五节 成立区老促会 促进老区发展/ 258
附 录/ 261
附录一 革命遗址/ 262
附录二 纪念场馆/ 281
一、革命烈士墓/ 281
二、革命烈士纪念碑/ 285
三、纪念馆/ 290
附录三 历史文献/ 291
附录四 红色歌谣/ 296
附录五 革命人物/ 304
一、人物传略/ 304
二、革命烈士表/ 345
附录六 大事记/ 361
后 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