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研究

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研究

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研究

定 价:¥168.00

作 者: 孙俊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85275 出版时间: 202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30 字数:  

内容简介

  《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研究》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演进的“整体性多元一体”已形成协同演进格局;(2)民族地理观与族群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一体两面”,多重格局民族地理观的建构过程同时是结构化、秩序化并表现有“差序格局”特征的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过程;(3)民族地理观的建构是现实的族群演进格局,经典的“五方之民”族群认知模式,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反映着全国与区域间族群协同演进和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态势。要之,该书尝试阐明民族地理观应是历史民族地理重要研究内容,初步建构了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观的研究路径,强调了民族地理观在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中的意义。

作者简介

  孙俊(1985-),男,云南泸西人,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万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西南历史民族地理研究,侧重探讨中国古代民族地理理论对西南族群演进、族群身份建构、王朝国家空间建构与国家认同的影响。近年来在《地理学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Area,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等CSSCI、SSCI期刊发表历史地理学方面的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史料汇编共3部。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重要报刊转载、介绍5篇。

图书目录

绪论
上篇 族群分布格局的演进
第一章 巴蜀及其边缘地区群体分布格局的演进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活动空间及其族群结构问题
第二节 巴国的族群结构及族群分布
第三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第四节 蜀西“夷”群体的分布
第五节 “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二章 牂牁、益州、永昌地区族群分布格局的演进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国的族群结构及其分布
第三节 昆明族及其分布与迁徙
第四节 哀牢的族群结构及其分布
第三章 汉族群体分布格局的拓展与“汉夷”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北方群体的迁入
第二节 西汉时期北方群体的迁入及汉族群体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东汉时期汉族群体的多向迁徙与分布格局演变
第四节 “汉夷”格局的演变
下篇 民族地理观的建构
第四章 疆域变迁与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上古作为方位、地域的西南
第二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第三节 “徼”界变迁与中古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初步构型
第五章 施治措施与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结构化、秩序化
第一节 武帝广关后西南区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结构化
第二节 政区、施治与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结构化、秩序化
第六章 区域意象、族群意象与民族地理观分区
第一节 区域意象及其差序格局
第二节 族群意象的差异
第三节 民族地理观分区
第七章 民族地理观生成的地理机制
第一节 自然地理因素与民族地理、民族地理观
第二节 人文地理因素对民族地理观的影响
结语
附表
附表1 秦汉道的分布
附表2 秦汉时期西南区域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
附表3 云贵地区青铜扣饰统计
附表4 《华阳国志》所载汉晋时期籍贯可考大姓数、士女数统计
附表5 《三国志·蜀书》所载蜀汉籍贯可考人物
附表6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印
附表7 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区域汉族群体移民的迁徙源地、迁徙地简表
附表8 战国至汉末西南主要族群分布与演进简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