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京师同文馆输入的国际法术语研究

京师同文馆输入的国际法术语研究

京师同文馆输入的国际法术语研究

定 价:¥98.00

作 者: 万齐洲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80447 出版时间: 2021-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术语”是某个学科领域内的专门用语。近代西方普通法法系、民法法系有着一套不同于传统中华法系的术语体系,丁韪良、毕利干等人借用古汉语词汇翻译了诸多近代西方法学术语,例如:“International Law”译为“公法”(今译为“国际法”)、“Sovereignty”译为“主权”、“Citizen”译为“人民”(今译为“公民”)、“Right”译为“权利”等。这些译词有的流传至今;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书史论结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上述法学术语的翻译、变异以及流播过程作历史学、文化学的考察,尤其是对语义变化所蕴藏历史文化意涵的深度剖析,既可昭显近代中国法学学术发展的真实面貌,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近代转型的重要切入口,更可从中窥见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近代中国异彩纷呈的思想文化内容。

作者简介

  万齐洲,1966年生,祖籍湖北荆州监利,历史学学士(1987年,湖北大学)、文学硕士(1990年,湖北大学)、历史学博士(2007年,武汉大学)。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学院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惠州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负责人。从事中国法律文化史研究,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武汉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省、市科研项目多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京师同文馆与国际法的输人
第一节 1862年以前中国与国际法的接触
一 热兰遮谈判与国际法适用的尝试
二 中外条约与国际法的应用
三 林则徐与国际法条文的翻译
第二节 京师同文馆与国际法书籍的翻译
一 京师同文馆的成立
二 国际法书籍的翻译
三 国际法内容的译介
第二章 京师同文馆输入的国际法对19世纪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国家平等观念
一 “华夷秩序”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变化
二 国家平等观念的介绍及影响
第二节 主权观念
一 知识界对主权的认识
二 国际法的应用与国家主权的维护
第三章 近代法学术语的译定(一)
第一节 近代西方法学及其术语的东渐
一 19世纪中西法学的异同及西方法学术语汉译的可能
二 国际法术语汉译一览表
三 法学术语的翻译方法——音译、意译
第二节 “公法”(国际法)对译International Law
一 International Law的含义
二 “公法”的古汉语义
三 “公法”的流变
第三节 “邦”“国”“邦国”“国家”对译State
一 State的西义
二 “邦”“国”“邦国”“国家”的古汉语义
三 “State”译为“邦”“国”“邦国”“国家”
四 中西涵化之“国家”“国”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第四章 近代法学术语的译定(二)
第一节 “主权”对译Sovereignty
一 西方Sovereignty概念的起源
二 Sovereignty汉语对译词的确定
三 主权理论的输入
四 古典翻译之“主权”与主权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第二节 “人民”(公民)对译citizen
一 Citizen的含义及“公民”概念的演变
二 Citizen被译为“人民”及“公民”内涵的输入
三 从“人民”到“国民”“公民”
四 从“人民”到“公民”
第三节 “疆”“境”“土地”(领土)对译“Territory”
一 Territory的含义
二 “疆”“境”“土地”的汉语古义
三 Territory译为“疆”“境”“土地”
四 从“疆”“境”“土地”到“领土”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