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论1
上编
第一章 “语言学转向”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19
引言19
第一节 索绪尔语言学的“哥白尼式革命”22
第二节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29
小结31
第二章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初创34
引言34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36
第二节 作为“拼贴”的野性思维47
小结51
中编
第三章 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确立55
引言55
第一节 语言/言语到符号的嬗变56
第二节 能指/所指与意指62
小结72
第四章 符号学分析、审美鉴赏与意识形态批评75
引言75
第一节 《写作的零度》与意识形态批评76
第二节 《神话学》:符号学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和审美鉴赏80
小结89
第五章 作为建筑视觉文本的埃菲尔铁塔91
引言91
第一节 作为“目光”的埃菲尔铁塔92
第二节 埃菲尔铁塔的语义学102
第三节 埃菲尔铁塔的功能主义美学107
小结113
第六章 照片语义学和影像真实神话批判114
引言114
第一节 照片语义学115
第二节 电影剧照的显义和晦义125
小结128
下编
第七章 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弥散133
引言133
第一节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逻各斯中心主义批判137
第二节 德里达的“文字学”与声音中心主义批判151
小结160
第八章 德里达的文本理论与作为踪迹的(画)框架162
引言162
第一节 德里达的文本理论163
第二节 作为踪迹的(画)框架173
小结181
第九章 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及其“身体转向”182
引言182
第一节 “作者之死”与后结构主义文本183
第二节 《S/Z》:可读文本与可写文本192
第三节 “愉悦文本”与“极乐文本”:文本的“身体转向”198
小结204
第十章 审美经验现象学视野中的摄影208
引言208
第一节 曾在:摄影照片的幽灵本质210
第二节 意趣与刺点及其“震惊”美214
小结221
主要参考文献223
附录 文化、文明与社会:三个关键词之考辨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