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置于供需双方的角度,关注异质性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之间的互动,认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追求总量均衡和效率提升。从需求而言,需要满足农民、市民以及流动在城乡之间的农民市民化人群(简称“准市民”)三种异质性社会群体“共同和有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从供给而言,针对不同公共品属性的公共服务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同时,作者还从理论上提出完善政府供给,引入社会供给,消除制度壁垒等多重措施建构解决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政策框架,并以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案例作为实证研究,既分主题,也兼顾区域,调查了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情况、问题,从规划制定、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三农”改革等多维度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