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定 价:¥76.00

作 者: 郑若玲 著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厦大教育研究院学术精品文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581025 出版时间: 2021-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字数:  

内容简介

  在当今中国,高考是几乎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会经历的一次重要的人生大考。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高考上连高等教育、下接基础教育,具有核心枢纽调节作用。一方面,它决定着高等学校的生源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对基础教育具有超强的导向功能。因此,说它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毫不为过,高考改革也历来是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而敏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14年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启动迄今,逐渐由试水区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高难度问题正渐次显现,成为改革顺利推进的绊脚石甚至“拦路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考选拔功能与育人功能的发挥,既不利于高校科学选才与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教育公平的提升。回顾1300年的科举史和民国迄今的百年高考史都不难发现,在中国,像古代科举和当今高考这样具有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三高”特点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从来就不只是单纯的教育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而是一项涉及学生、家长、教师、中学、大学、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利益,并与政治、经济、人口、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水平乃至区域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制度。因此,高考改革难度大、影响深、牵涉广,不仅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且与我国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谐社会建构乃至中华民族振兴等重大问题休戚相关。显然,高考制度研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视域而应置于社会大背景下来开展。换言之,高考既是一个深受社会影响的教育问题,又是一个来自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具有教育与社会边界的模糊性,这正是拙著取名《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之所依。

作者简介

  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从事中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公平等领域研究。曾赴美国圣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维克森林大学访学两年,现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已出版《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高考思辨》等个人专著2部,主编或合著《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国外高校招考制度研究》《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著作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6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等称号。

图书目录

上编 现状剖析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
强化高等学校主体性地位——论招生改革的价值转向
高考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举国大考”的合理性——对高考的社会基础、功能与影响之分析
高考综合改革系统性的基本要义、实践审思与完善路径
“有限多样”:高考形式改革之方向
高考招生改革应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
恪守与突破:70年高校考试招生发展的中国道路
破除统考迷思深化招生改革
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平诉求与困境——以上海市为例
下编 史外借鉴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
再论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思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