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有阅读理解的视界、思想史的视界、认识论的视界、价值观的视界、解释学的视界等。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阅读理解的视界中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及其他人)说了些什么?马克思的思想是什么?等等。在思想史的视界中,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是否就是“马克思”?马克思的著作是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马克思的思想是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等等。在认识论的视界中,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的思想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是相对真理还是绝对真理?等等。在价值观的视界中,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哪个阶级的思想?是为谁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当代价值?等等。在解释学的视界中,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而是提出以下一些在别的研究视界中看不到、没提出来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否有客观的不依研究者转移的客观对象?是马克思创造文本,还是读者创造文本,抑或是马克思和读者共同创造文本?马克思的文本是否有客观的、不依研究者为转移的意义?马克思文本的意义是谁赋予的,是马克思还是读者?马克思文本的意义能否被读者正确把握?回到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是否可能?我们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的正确性有没有客观的标准?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正是本书所看到、所提出的问题,是在解释学的视界中提出的问题,是解释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