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名为《东方芭蕾——花鼓灯》,是作者数度去凤台,蚌埠,颍上等安徽花鼓灯的发源地、“灯窝子”采访,体验生活,前后历时10年写就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以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为庞大叙事背景,以“盘古割腕为血”“抠眼为日月,造福苍生百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神话传说为经纬,详尽地书写了淮河两岸千百年来花鼓灯艺术的来龙去脉,花鼓灯艺人“生命不息,舞灯不止”的生命苍桑,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心灵史。 本书上篇《东方芭蕾花鼓灯》以现实与古远的神话传说与时空交错,将大河上下的民俗民情,灾难福祉的轮回与神性,数代鼓灯艺人的传承与坚韧不拨,花鼓灯艺术的绝妙与技巧,不同时代的庚继与顽强的生命力等主题,融入通篇对于灯圣、灯魂、灯眼、灯架、灯妞、灯神等构思精巧的“题跋”之下,在绝妙的哲思与行云流水的叙述中,将灯艺传人:田小银子、千里淮河一条线、盖九江、蹿条鱼、万人迷、气死猴、水上漂等来自民间的绝妙称谓及故事,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本书的下篇题为“大国 草民 小团”,介绍的是安徽泗州戏,即“拉魂腔”,它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泗州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文章讲述了一个“草民小团”,即民间“拉魂腔”的曲艺团体的生存发展之路。 书中以数位民间艺人的亲身经历,讲述几代艺人凭着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热爱、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