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多数企业里的信息系统和应用都是各自为政、互不连接的。大家开始意识到“信息孤岛”对业务发展的制约,并开始致力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2000年,有系统、成体系的企业应用集成(EAI)开始出现和完善。这一阶段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通信机制和通信数据两个层面上利用企业服务总线(ESB)将需要进行集成的系统和应用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解耦的问题。事件(Event)和公共数据模型(CDM)便是这个阶段相应引入的概念。然而,对涉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开发者来说,解决每一个独特的系统和应用连接的复杂性问题依然是大挑战之一。2005年,服务的概念开始被广泛采用。一统天下的SOAP服务逐渐成为每一个开发员必备的技能。服务主推的是系统连接和系统所包含的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将系统连接的复杂性(对系统集成的设计和实施)掩盖起来,强调的是业务逻辑的重用性。2015年,早在2000年就已提出的REST的架构风格被越来越多地认可,RESTAPI大行其道。API并非要取代系统集成和服务;而是要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对业务进行重新思考,力图将企业的资源放到业务应用开发团队的手中,让他们能够自主、自助地完成自己的业务项目,并最终实现应用互联网和成规模的API经济。《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首先回顾系统集成及服务的历史,对其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重新阐述;然后从基本概念、REST架构、生命周期、具体实施、实践、业务影响和技术前瞻等方面对API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最后是作者对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架构师的感悟与建议。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在过去近20年里,为北美18个行业里的50多家大型公司进行系统集成及API项目设计和实施积累下来的实战案例。期待《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能够为有志于成为优秀的系统集成和API架构师的开发员们提供一条学习和提高的借鉴之路。同时,也希望《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尤其是第14和15章)可以为正在寻找企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商业案例的MBA教员和学员们提供一些思路和素材。《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首先回顾了系统集成及服务的历史,对其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重新阐述;然后从基本概念、REST架构、生命周期、具体实施、实践、业务影响和技术前瞻等方面对API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最后是作者对如何做一个好的架构师的感悟与建议。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在近20年里,为北美18个行业里的50多家大型公司进行系统集成及API项目设计和实施积累下来的实战案例。《现代API:通往架构师之门(第2版)》为有志于成为系统集成和API架构师的程序员提供了一条学习和提高的路线图,适合程序开发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