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陕西秦岭、沟通汉江渭河的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陕西省迄今为止非常大的战略性水资源调配工程。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工程管理单位连续5年组织摄影团队进行跟踪拍摄,用镜头记录轰轰烈烈的建设场景,记录顽强拼搏的一线工人,记录大山深处移民搬迁的今昔巨变,以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全景式展示了这一世纪工程。无论是从留存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探索的角度,这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我希望这项活动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不仅是在记录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在记录一个时代的辉煌发展。更重要的是,“秦岭深处”系列摄影作品集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摄影创作在新时代如何服务基层、服务人民、服务改革发展提供了精彩案例。翻开《秦岭深处》这部沉甸甸的画册,映入眼帘的那一幅幅生动、真实的图片,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的目光、吸引着我去遐想。在阴暗湿热的隧洞中,建设者赤裸的脊背上滚动着闪闪发亮的汗珠,安全帽下那些黑黢黢的脸庞以及坚毅的目光,施工中那些青筋突暴、肌肉紧绷的画面感人至深、朴素真实。真实得如同身临其境,如同在观看一幅人与自然搏斗的大片,如同聆听一个时代强劲的交响曲,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震撼,一种无比巨大的力量。岁月无声,光影留痕。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个镜头,凝结一个片段。这本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题的摄影集,是基层水利人自己在拍摄自己,记录的就是工程建设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施工细节,拍摄得都很专业,既有摄影艺术的表现,也有水利专业的特点,既有工程建设的记录,也有人物精神的刻画,是一本十分接地气的作品集。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非常根本、非常关键、非常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秦岭深处》之所以能够使人感动,使人震撼,就在于非常基层的摄影人,拍出了一线的作品,记录了新时代非常生动的画卷。所谓影像随心,我始终相信,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是会让人心潮澎湃,甚至会泪流满面的。何故会感动?会打动内心呢?掩卷沉思,我想,正是因为这种情怀,才使拍摄者不怕艰难困苦,不惧生命危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深入施工一线,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每一个精彩瞬间,用自己的影像为我们真实呈现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艰难险阻。这种走心的作品,很难得。这些作品,不仅会在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留下印迹,更会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印迹。希望,这种具备人民情怀的摄影作品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