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工艺美术留下手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

留下手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

留下手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

定 价:¥280.00

作 者: 北京建筑大学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1069811 出版时间: 2021-09-01 包装:
开本: 8开 页数: 163 字数:  

内容简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过去在非遗传播方面,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整个社会关注,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传播既有语言的,也有影像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通过旅游、电商等方式传播非遗,是过去所没有的,但能满足今天的需求,所以是必要的和有效的。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破了高雅文化和草根文化之间的界限。通过代表作和传承人的评选,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历史留给我们的所有文化遗产的精粹,让我们加以保护和传承,成为建设民族文化美好明天的宝贵借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物与非物的关系、两者与人的关系以及非遗的演进发展问题。比如传统手工艺的技能是掌握在一部分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承人手里的,全社会所有成员通过他们非遗活动的物化的成品,来欣赏和分享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非物质的技艺的展现,就不可能有这些物化的成品,分享这些物化的成品,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物化的成品随时代变迁会有所演进,其非遗内涵自然也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顺应时代的现实要求,经过一路的创造和再创造,不断淘洗、琢磨、演进、发展。非遗传承是在认真保护它的基质真实性的原则上进行的,但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如果不回应现实生活的需求,不顺应今天的现实生活,这份遗产也就会僵死,不是我们抛弃它,而是它抛弃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社会共同推动了传承人手艺的传承和保护,如果大家都不关心“物”,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活动就变得没有意义;因为没有市场,这些非遗项目的存在也就没意义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通过传承人创造的“物”保护和传承了相关非遗项目。所有的这些,都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新的世纪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所有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特别重要的变化。

作者简介

暂缺《留下手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机遇
苏作明式家具巧夺天工
中国古代家具所用木材的共性与个性
传承的使命
第一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
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 良师益友
三 陈增弼点将许建平
第二章 明式家具(苏作)传承与谱系
一 苏作明式家具文化
二 明式家具(苏作)制作技艺流程
三 古典家具(苏作)榫卯结构
四 制作工具
五 苏作家具制作标准
六 苏作家具传承谱系
第三章 明式家具形成与特点
一 明式家具出现的历史与背景
二 明代硬木家具制作及其风格简述
三 明式家具之美
第四章 明式家具传承与发展
一 许建平明式家具传承基地
二 许建平明式家具嘉木明韵部分作品赏析
三 许建平重要场所部分作品汇集
四 许建平部分传承活动汇集
五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建平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