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曼也许是二战以来具影响力的保加利亚艺术家,某种程度上,他成为了20世纪东欧与西欧、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桥梁。他与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奇以及雅科达·布依奇一起,在1960-1970年代问建立起了当代壁挂艺术的基础,在1980年代,使用纤维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也开始加入他们的行列。从而,也将文章讨论的主题从“艺术与工艺的区别”转向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一纺织转变为艺术,艺术转化成纤维和材料。从1960-1980年代发生的艺术运动对纺织与纤维艺术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壁挂艺术已经从平面走向三维、以及出现了纤维艺术这样新的艺术形式。在洛桑的壁挂双年展以及法国的壁挂艺术运动当中,纤维艺术的开放性艺术特质已经在重要展览的活动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艺术事件距今已经有半个世纪,但它们的重要性不仅显现在艺术史当中,更在社会、美学、以及建筑领域得以体现。纺织材料的开放性被艺术家们所感知,在当代艺术以及艺术家的视角观察之下'材料自身以及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得以多样化的呈现。万曼从来没有将自己局限于纤维艺术的领域,同样,即便是成功的发起和参与了众多不同领域的艺术运动,他也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某种艺术类型当中,“软艺术“也仅仅是他早期用来区别自己的作品与现代或者当代家进行合作。他总是在创造“永恒的发现”。万曼多样化的才能在其现实主义主题的壁挂、组合作品,以及“永恒的发现”式的实验当中得以体现。在他所有的作品里,观点、形式以及风格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完美的展现了艺术家对材料、技法以及空间体积的感觉。他不停地寻找自己的目标,骨子里有一股尽可能去领悟万物的渴望,他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创作艺术。为了他的艺术探索之路,他去过了世界上偏远的角落,并且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一起工作,他写道:“搜寻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源自发现的欲望,这会让你不停的去探索。”这就像是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非艺术(non art)的问题一样。万曼永不满足的精神,启示着那些未解的谜题,也说明了艺术的价值在于面对那些不断变化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无法通过万曼本人来解读他的作品。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他的艺术作品、他与其他人合作的项目以及直至今日其追随者仍在追溯的关于万曼的点点滴滴来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