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定 价:¥40.00

作 者: 方瑾瑾,冯以鑫 著
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650438 出版时间: 2021-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注重基础性、实用性、新颖性和先进性,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本书旨在真实地模拟土的三维主应力状态,系统地研究真三轴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吸力、土-水特征曲线、屈服和强度变化特性,建立以饱和度为基质吸力系数确定有效应力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将模型实现三维化。

作者简介

暂缺《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黄土的力学特性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非饱和土土力学的研究历史及趋势
1.2.1 非饱和土土力学的研究历史
1.2.2 非饱和土土力学研究的趋势
1.3 土-水特征曲线
1.3.1 土-水特征曲线的研究现状
1.3.2 土-水特征曲线的经验模型
1.3.3 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
1.4 非饱和土的应力特性研究现状
1.5 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1.6 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1.6.1 非饱和土的非线性模型
1.6.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1.7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仪器
2.1 真三轴仪开发的意义
2.2 真三轴仪简介
2.3 真三轴仪的工作原理
2.4 真三轴仪的改进
2.4.1 真三轴仪改进的技术要求
2.4.2 真三轴仪改进方案
2.5 试验步骤
2.5.1 试样的安装
2.5.2 等向固结试验
2.5.3 压缩剪切试验
2.6 改进的非饱和土真三轴仪适用范围和误差控制
2.7 试验土样
2.8 试验方法
2.9 本章小结
3 无应力与等向压缩土-水特征曲线与屈服特性
3.1 无应力与等向压缩条件下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
3.1.1 无应力条件下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
3.1.2 真三轴等向固结完成后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
3.2 非饱和土真三轴等向固结屈服特性
3.2.1 试验仪器和方法
3.2.2 非饱和土等向固结完成后吸力屈服特性
3.2.3 非饱和土等向固结屈服的应力条件
3.2.4 户s平面上屈服轨迹的函数表达式
3.3 本章小结
4 真三轴剪切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吸力变化规律与土-水特征曲线
4.1 真三轴剪切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吸力变化特性
4.1.1 净围压一定时,真三轴剪切过程中吸力的变化
4.1.2 不同净围压条件下,真三轴剪切过程中吸力的变化
4.1.3 6值一定时,非饱和黄土剪切破坏时的吸力变化特性
4.1.4 非饱和土在不同6值条件下剪切破坏时的吸力变化特性
4.2 真三轴剪切破坏时非饱和黄土的土一水特征曲线
4.2.1 6值对非饱和黄土土一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4.2.2 净围压对非饱和黄土土一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4.2.3 考虑中主应力和净围压影响的非饱和黄土的土一水特征曲线
4.3 真三轴条件下修正的Van Genuchten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净应力屈服和强度变化规律
5.1 非饱和黄土的应力一应变特性
5.1.1 不同6值条件下非饱和土广义剪应力一广义剪应变关系
5.2 净应力空间非饱和黄土的真三轴剪切屈服特性
5.3 不同6值条件下p-q平面内的临界状态线
5.4 不同S0条件下p-q平面内的临界状态线
5.5 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强度特性
5.6 本章小结
6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有效应力屈服和强度变化规律
6.1 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应变关系
6.1.1 有效应力比-广义剪应变关系
6.1.2 有效应力比-体应变关系
6.2 有效应力剪切屈服强度变化规律
6.2.1 剪缩屈服状态的广义剪应力-平均有效球应力的关系
6.2.2 π平面上有效应力剪缩屈服强度变化规律
6.3 有效应力剪切破坏强度变化规律
6.3.1 剪切破坏状态的广义剪应力一平均有效球应力的关系
6.3.2 π平面上有效应力剪切破坏强度变化规律
6.4 有效应力空间不同子午平面内剪切屈服变化规律
6.4.1 不同子午平面内以塑性体应变为硬化参数的屈服面变化规律
6.5 本章小结
7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及三维化方法研究
7.1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7.1.1 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
7.1.2 各向均等应力条件下的本构模型
7.1.3 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模型
7.2 模型变换应力三维化
7.3 模型的验证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