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流域的考古工作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就被零星发现。而后考古工作者陆陆续续对该流域进行了几次文物调查,发现了部分遗址。同时,为配合文博干部培训和基本建设任务,进行了几个遗址的发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看,左江流域的考古工作仍然处在广西其他地区的后面,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左江流域考古工作的短板日益突出,岩画研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考古工作者的参与。例如,考古遗址是否可以与岩画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如何通过考古发现来进一步判断岩画的年代与分期,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分析考古资料进一步了解岩画产生的历史背景,甚至是否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寻找到岩画的主人,等等。为了尽可能解决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和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相关考古单位开展了左江流域考古调查试掘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左江流域考古调查试掘研究课题组在2010年考古调查的基础上于2013-2016年对左江流域又进行了细致的考古调查,复核和新发现了30多个遗址,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龙州宝剑山A洞遗址、庭城遗址、无名山遗址、沉香角遗址、根村遗址、坡叫环遗址等进行了试掘,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物。这些考古发现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左江流域古代遗址的分布状况、文化内涵、文化发展序列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申遗文本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力地推进了申遗工作的开展。由于时间紧,日常工作任务重,这些资料只是以工作报告的形式提交给上级部门,没有进行系统的考古报告整理,其中一些认识还不十分清晰。为了尽快将这批资料呈现给广大群众和研究工作者,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开始组织人员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研究。我们期望通过整理和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左江地区古代文化遗址的分布状况、各遗址的文化内涵、古代文化发展序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进一步为左江花山岩画的深入研究和保护提供考古学支持。由于左江流域考古空白多,已经发掘的其他遗址资料也大部分没有发表,因此《广西左江花山考古(2013-2016 套装上中下册)》对左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当是初步的。《广西左江花山考古(2013-2016 套装上中下册)》很大的目的还是力求把所获得的资料完整地呈现给大家,供广大学者研究之用,同时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左江流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相信随着更多资料的发表和更多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左江流域的考古研究一定能够进一步深入,同时不断取得的考古成果也一定能够进一步推动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