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士与匠的交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学术史略
三 主要问题及理论资源
四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五 关键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第一章 中国化齐尔塞尔论题:体系、机制与特征
一 齐尔塞尔论题:由来与研究
二 基本概念与方法设计:场域与互动
三 学术场与工匠场的互动体系:结构与逻辑
四 学术场与工匠场的互动机制:从镜像到著述
五 学术场与工匠场的互动特征:在区隔中疏离
六 中国化齐尔塞尔论题研究:当代价值
第二章 上古:巫工同源与器物叙事
一 上古工匠文化语境,
二 上古器物与宗教的意义关联
三 上古宗教与器物的互动:功能与意义
四 上古器物的宗教叙事机制及其启示
第三章 先秦:士与匠的疏离
一 先秦工匠文化语境
二 先秦的士与工:从“文明以止”到“人文化成”
三 先秦士与匠的互动机制:从“镜像”到“著述”
四 先秦士与匠互动的进程逻辑:互动与区隔的权衡
五 先秦士与匠的互动早熟:区隔与风险
六 礼法或技法:《诗经》与齐尔塞尔论题
七 合“礼”性技术:《考工记》与齐尔塞尔论题
八 “技术-人文问题”在先秦:控制与偏向
第四章 汉唐:士与匠的区隔及互动
一 汉唐工匠文化语境
二 汉唐“学者-工匠问题”:心理区隔与生理互动
三 汉唐士与匠的心理区隔:社会分级化及其逻辑
四 汉唐士与匠的生理互动:隐性化的合作与顺应
五 汉唐士与匠的区隔及互动:影响与反思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士与匠的深度融合
一 魏晋南北朝之“工”与刘勰之“士”
二 《文心雕龙》与中华工匠文化理论体系
三 《文心雕龙》:工士融合的交易模式
四 《文心雕龙》:士工融合的文学范式
五 工匠书写:作为文学经验的当代文化价值
第六章 宋代:士与匠的“交易地带”
一 宋代工匠文化语境
二 宋代士与匠的互动空间:“朝廷-城市-乡村”
三 宋代士与匠的互动机遇:“优士统治”
四 宋代士与匠的互动场域:“交易地带”
五 齐尔塞尔论题在宋代:批评与反思
……
中卷 工匠精神分析
下卷 描绘器度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