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I
章 中西文明:同心圆与拼图的差异
一、一个对比:分与合
二、西方:海洋与离心力
三、中华:农耕与向心力
四、同心圆vs 拼图
第二章 从殷商到周代:上帝的退隐与“德”的凸显
一、殷商:一个强者的迅速灭亡
二、上帝:殷商天命的源泉
三、德性:周人的发现
四、民本:德治的本质
五、宗法制:维系政治共同体的稳定
六、封建制:大型国家的初步建构
七、天下体系与礼乐文明
八、一个对比:周代天下体系与希腊城邦政治
第三章 从周朝到秦汉:封建的失灵与郡县的确立
一、封建秩序的全面崩溃
二、百家争鸣的背景:集权与战争的升级
三、孔子(上):拯救礼乐,教化士人
四、孔子(下):仁爱的同心圆结构
五、墨子:平等之爱与组织建设
六、老子:权力的自我节制
七、法家:严苛的“绩效管理”
八、 秦朝:个统一的郡县制国家
九、“大一统”是一项系统工程
十、汉朝:董仲舒与儒家的“上位”
十一、教化的展开与风俗的养成
十二、一个对比:秦汉与罗马的整合程度
第四章 唐宋之间的变化:豪族社会的终结与平民社会的兴起
一、豪族社会的兴起及其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
三、隋唐:融合草原与农耕
四、豪族社会的“终结者”:科举制
五、“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
六、一个参照:来自“他者”的对科举制的观察
七、宋代理学与平民社会的再组织
八、早期现代世界体系下的明代**
第五章 从元朝到清朝:迈向“大中国”时代
一、 南北关系:农耕与游牧
二、游牧民族的巨大贡献
三、元朝:“大中国”时代的全面开启
四、明朝:“大中国”格局的维护和深化
五、清朝:“大中国”格局的全面整合
六、 一个对比:清朝与同期两个帝国的不同命运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