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工艺美术中国文化符号:陶瓷

中国文化符号:陶瓷

中国文化符号:陶瓷

定 价:¥50.00

作 者: 王海珺,姚娇娣 著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24142457 出版时间: 202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194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符号:陶瓷》不是一本陶瓷学的专著。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符号:陶瓷》并不涉及过于专业的陶瓷知识,它讲的是陶瓷文化。但它又不完全是陶瓷文化,而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有关陶瓷在华夏民族中有关文化的沉淀。因此,它是一部中国文化符号里的陶瓷的著作。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独特的文化表征。美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家、修辞家、符号人类学和释义人类学倡导者,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克利福德·格尔茨说:“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符号学(senuotics)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我本人也持相同的观点。于是,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在他看来,人是不可能离开这一符号化文化的。“人是如此需要这一类符号源(symbolic sources)启示他去发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因为本来就渗透在他体内的非符号类的资源只能散射一种微弱的光。”所以他认为,人的进化和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相伴。“文化,这类模式的集大成者,不只是一个人存在的装饰品,而是——就其特性的主要基础而言——人存在的基本条件。”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感觉到,人类在不断地朝着文明迈进的过程中,给自己留下了文化的印迹。而这样的印迹,恰恰就浓缩成了一连串的符号。陶瓷就在其中。离开文化,人类将无所适从。而只有在这一个个的符号标识里,人才有了坐标。文化作为符号的学说盛行已久,而明确把艺术归结为符号的,是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她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而在她之前,无数的文化大师们都把人类的艺术创造指向这一极,并积累了相当多的论述。人类符号学家卡西尔指出,关于人的定义,不能是一种实质性的定义,只能是功能性的定义,人与动物都有感受系统和反应系统,但人还有第三种系统,即符号系统。人的思维和行为都是符号化的,人通过符号创造了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等文化,并构成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因此,符号活动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用心理学家荣格的话说,任何艺术原型都是人本身的“自画像”。从他的这一理念来看,人类只是在艺术创造中发现自己并描画自己。只有在一件创造的作品中,人类才能以此为对象找到自己。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观点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人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将自己的创造物作为对象,才能看到人的本质力量。而只有在这样的凝视中,人才会感觉到美。人类使用陶瓷的历史,已经相当漫长。从地下出土的文物来看,人类从事烧陶的时间要上溯到8000年前。而中国的制陶业,也应该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因此有人推断,中国的制陶业是从西亚传进来的。这个结论当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考证。但无论怎么说,制陶业是在中国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且中国将瓷器的制造,推到了极点。尤其是在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因陶瓷出口一度让自己成为世界的中心。陶瓷的英语字母,与“中国”一词的英文拼写是一样的。因此,它是中国文化符号的一个典型。我们检索中国文化符号,发现有很多种类,如汉字、丝绸、茶叶、国画、书法、脸谱、长城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给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让华夏民族足以笑傲世界民族之林。笔者选择这样一个符号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它正是中华民族的“自画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勤劳善良,看到他们的智慧聪明。从一件瓷器上,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它有太多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有太多的独特审美取向的积累。从近万年前人类偶然发现陶器以来,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瓷器这一实用器具做到了高峰。那粉彩、那青花;那花鸟、那人物,都让世界惊叹不已,都凝聚着中国工匠的探索精神。这是泥与火的艺术,五行属土,火以助之,空能盛物,器之成器。它的每一件器形、每一笔刻画都石破天惊,每一种釉彩都独具匠心。陶瓷艺术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成为一种民族符号。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如果用一件器物来象征的话,无疑就是陶瓷。这泥土与烈火的精灵,胎质与釉色的迷梦,成就了祖先杰出的创造,包孕着无与伦比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每当我们伫立在一件瓷器前,每当我们无论是观赏它的造型还是审视它的美学意蕴时,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那先秦的纵横捭阖、那两汉的开疆拓土、那盛唐的兼收并蓄,那宋朝的儒雅端庄、那明代的含蓄淡定、那清时的热烈奔放,都从这一件精美的器物中反映了出来,寄寓着独特的东方的美。它遵从自然却又超出自然,质朴敦厚却又精致华丽,灵巧隽秀却又底蕴深沉,持节内敛却又超逸豪迈。那秦兵马俑的刚毅肃然、披坚执锐,显示着气吞山河、风卷残云的英雄气概;那唐三彩的瑰丽多姿,传达出壮阔奇纵、国威远播的恢宏格局;那宋瓷的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映现出道法自然、清新质朴的哲学思想;那明清青花的蓝白相映、水墨浸染,折射着晶莹明快、怡然隽永的人生取向。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文化符号:陶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代表中国
一、与中国共用一个名字
二、在西方人的眼中
三、陶瓷贸易走向世界
四、传播文化的元勋
五、收藏家的情迷所在
六、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陶瓷艺术的复兴之路
(二)高科技陶瓷的现代化之路
第二章 中国陶瓷文化极简史
一、瓷器的起源
(一)什么是瓷器?
(二)陶与瓷的关系
二、由考古看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历程及工艺特点
(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二)中国陶器的类别与工艺
三、瓷器发展简况
(一)东汉晚期之前的瓷器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瓷器
(四)宋辽金时期的瓷器
(五)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四、彩釉独步天下
(一)什么是釉色
(二)釉彩发展略谈
(三)制釉工艺概况
(四)釉色特殊效果
第三章 陶瓷所折射的中国民族文化心理
一、五行属土
二、辅以火攻
三、空可盛容
四、器与不器
五、象形赋义
(一)原始绘画的文化沉淀
(二)陶瓷绘画的漫长发展
六、师心造化
七、内外兼修
第四章 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陶瓷
一、自我觉醒
(一)由圆形崇拜到人间福满
(二)从图腾标识到吉祥富贵
(三)由生殖符码到人情寄寓
二、灵魂不死
三、持虚守拙
四、烟火诗情
五、流香溢彩
六、落入现实
七、品节隐喻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