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随笔
什么是真文学
对于文学,我们还能做什么
回馈大地的文学与艺术
期待有诚意的文学批评
用诗歌审视我们的人生及时代
最接近俗世神迹的是诗
什么是好的文学翻译
中国人是如何言说文学的
从观念史到总体史
诗礼教化的基因
重述神话的文学意义与路径
唯善自省方能自信
学术研究的三重关系
评论
关联人“基本情景”的经典构造
如何抵达理想的文学批评
深微未必人咸识
在永恒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点点
巡礼还来感诗人
唐音佛教辨思的预流与拓新
近代小说编年的范式意义
谱录中的文明
成为简??奥斯汀
亟待澄明的道体
博物学:一种自然与生态的书写
在图像考古中找回传统
为善于拿来的海派油画存史
敢遣奇思上笔端
序跋
《诗经》的读法
引渡人朝向最稀缺的诗与艺术
礼制中乐教的厘定
沛盛的激情 瑰丽的想象
青绿山水的文人化探索
异域之眼与文化自省
飘落山谷的玫瑰花瓣的声音
风骨的意味
中国文学批评的“专名”与“通名”
建基于活泼泼的生命体验与实践
尚未敞开的核心
侠的人格与世界的再检视
流逝在阴翳中的浮光
访谈
少年如何爱写作
让谁作你的枕边书
诗与现实未必隔着重洋
做灿烂星空下的吟诵者
文艺批评要知所敬畏
还能不能说说余秀华和郭敬明
旧体诗词韵文的前世与今生
仅仅是成人童话吗
知其历史文化,才更知其当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