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3
杏坛探颐
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3
林庚先生手稿读后感 26
妙悟和学力相结合的典范 32
程千帆先生的古诗课 36
王瑶先生对中古文学研究的贡献 45
通新旧之学??达古今之理 56
陈贻焮先生《杜甫评传》跋 79
陈贻焮先生《梅棣盦诗词集》序 88
聂石樵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观 90
选堂教授《佛国集》诗艺浅探 99
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说的学术高度 110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114
谱入弦歌的百年悲欢 124
师友遗影
精神飞扬天地间 131
钟声里的遐思 135
大师的气度 140
难忘师恩??永记师训 144
追念傅璇琮先生 155
追思周先慎老师 160
学术是他生命的第一需要 167
真正的学者 174
几日浮生哭故人 178
书刊因缘
北大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189
名刊品位与编辑作者的坚守 195
刊庆的随想 201
我和《文学遗产》 204
《北京大学学报》 208
新著撷英
吴淑钿《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序 215
新思维与传统治学方式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219
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序 230
六朝隋唐诗歌格律、体式演进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234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序 244
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序 252
力求摆脱依傍的唐传奇研究 257
冯志弘《北宋古文运动的形成》序 270
考证与辞章研究相结合的成功探索 275
潮头点滴
第一义的研究是学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285
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 289
吸取新方法应以传统治学方式为本 297
让研究者沉下心来做学问 301
回眸时的沉思 304
文学遗产的古为今用 309
唐代文学高峰对当今文艺建设的启示 313
在研究的实践中探索学术转型的方向 320
学术自信和价值判断 325
深层研究是文学史书写的基础 330
国学研究和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334
中国文学史基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342
文本阅读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349
跨学科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