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幸福经济学(economics of happiness),是围绕幸福的度量以及幸福的影响因素展开的经验研究,往往会涉及心理学、卫生学、社会学等学科。幸福经济学认为,应该**化的是幸福的度量指标,而不是收入或者利润。幸福经济学源自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1974年的文章《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幸福了吗?一些经验证据》中发现:在一国内部,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换言之,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并不会让人们变得更幸福。幸福经济学自20世纪末迅速兴起。自2012年起,联合国每年出版《世界幸福报告》,对全世界155个国家的幸福水平进行统计排序,对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这本书代表了幸福经济学迄今为止**的研究水准。以往的研究,一次只关注一个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而且不同的研究对幸福的度量指标也有出入。本书同时研究所有相关因素对幸福的影响,而且本书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幸福度量方法——受访者的主观幸福打分。因此,本书得以把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活满意度,另外,本书的经验数据也是迄今最详尽的:基于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四国的主观幸福感长期追踪调查,样本数量超过了10万人。利用这个综合详尽、独一无二的数据库,作者研究了影响人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包括收入、教育、家庭冲突、健康、育儿与犯罪行为等等。作者发现的结论有些出人意外。总人口中幸福感的差异只有2%不到能够由收入不平等来解释。影响一个人幸福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人际关系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为心理疾病而生活痛苦的人,要比因为贫困、失业与生理疾病而痛苦的人更多。作者还发现儿童情绪健康与行为得体,要比学习成绩更能够影响成年之后的幸福水平,而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塑造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至关重要。作者还向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个以幸福为中心、能够让支出发挥更大效益的分析框架。这本书覆盖范围之广、结论之新,都是突破性的。这本书试图彻底改变我们对人类当务之急的理解,倡导公共政策应立足于对人们真正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