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隐身技术 1
1.1.2 反隐身技术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等离子体产生技术研究现状 4
1.2.2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实验研究现状 7
1.2.3 射频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源研究现状 10
1.2.4 等离子体的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12
1.3 动态可调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概念 13
1.3.1 飞行器常规隐身技术 13
1.3.2 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15
1.3.3 强散射源的低气压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16
1.3.4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主要评价参数 19
第2章 电磁波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21
2.1 低温非磁化等离子体的电磁学传播理论研究 21
2.1.1 非磁化等离子体的等效介电常数 21
2.1.2 低温等离子体的色散关系 22
2.2 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 25
2.2.1 时域有限差分法原理 25
2.2.2 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法 27
2.2.3 时域有限差分激励源研究 28
2.3 不同电子密度空间分布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29
2.3.1 均匀分布型等离子体密度分布 30
2.3.2 轴对称型等离子体密度分布 34
2.3.3 单调变化型等离子体密度分布 38
2.4 本章小结 42
第3章 感性耦合等离子体空间参数诊断方法研究 43
3.1 低气压感性耦合等离子体Langmuir探针诊断法 43
3.2 基于微波干涉空间的电子密度诊断研究 45
3.2.1 微波干涉诊断法原理 45
3.2.2 基于流体模型的微波单/双端反射干涉诊断法 46
3.3 电子激发温度发射光谱诊断法 51
3.4 本章小结 53
第4章 低气压透波腔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研究 54
4.1 透波腔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源的原理和实验系统 54
4.1.1 平面型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原理 54
4.1.2 透波腔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源的实验设计 60
4.2 透波腔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源的实验结果分析 66
4.3 感性耦合等离子体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 71
4.3.1 低温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71
4.3.2 基本假设与几何模型 72
4.3.3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73
4.3.4 流体模型 77
4.4 多物理场模型的参数分布计算结果分析 79
4.4.1 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化 79
4.4.2 电子温度的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化 82
4.5 本章小结 85
第5章 气体参数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散射参量的影响研究 86
5.1 气体参数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影响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86
5.1.1 气体参数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86
5.1.2 气体参数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96
5.2 气体参数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散射参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103
5.2.1 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散射参量模型的建立 103
5.2.2 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反射率的计算结果分析 109
5.3 感性耦合等离子体衰减率测量实验分析 116
5.3.1 实验安排和测量原理 116
5.3.2 测量结果与对比分析 117
5.4 本章小结 120
第6章 腔体厚度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电磁散射参量的影响研究 121
6.1 腔体厚度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参数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 121
6.2 空气薄层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参数空间分布研究 126
6.3 反射率计算与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131
6.4 本章小结 137
第7章 进气道等离子体隐身应用研究 138
7.1 等离子体在进气道隐身中的应用研究 138
7.1.1 矩形S弯进气道等离子体隐身方案 139
7.1.2 进气道等离子体隐身效果分析 140
7.2 本章小结 145
第8章 等离子体叠加人工波矢超表面结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146
8.1 复合结构设计原理 146
8.2 当前研究中的问题 147
8.3 人工波矢超表面 148
8.3.1 设计理论和方法 148
8.3.2 结构和电磁特性 152
8.4 等离子体叠加人工波矢超表面的反射率 154
8.4.1 叠加结构反射率CST仿真结果 154
8.4.2 叠加结构反射率实验结果 157
8.5 本章小结 159
参考文献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