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编的第一部分即以明长城大同镇段为考察对象,对其墙体材料和构造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不仅发现了许多之前被忽略的特殊做法,并且透过对这些做法的总结,可以深刻体会到长城蕴含的建造信息之丰富。经由对其建造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建造技术的总结,将之还原为一种具体的因时因地因人的建造。并足以说明,长城体现出的建造信息是多么得丰富斑斓,即使如明长城大同镇段这般的夯土构筑物,也依然展现了古人独特和生动的创造力。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长城保护工作中对长城的建造信息加以重视并应用到保护中去。本编的第二部分正是对这种模式的探讨,以明长城蓟州镇段中的小河口段为考察对象,力求还原在空间表象之下隐藏的秩序,从军事功能运作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归纳,探求控制长城及相关附属设施选择和布局的原则。在实地调研和采集GPS数据的基础上,通过Global Mapper和Arc Map等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地形的走势和坡度,对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的间距、视域范围、武器射程等进行分析,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城墙、空心敌台及马面、烽火台的选址和布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