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典型电磁脉冲环境分析 1
1.1.1 静电放电电磁脉冲 1
1.1.2 雷电电磁脉冲 5
1.1.3 核电磁脉冲 10
1.1.4 超宽带电磁脉冲 12
1.1.5 高功率微波 13
1.1.6 几种典型电磁脉冲干扰的比较 15
1.2 电磁脉冲干扰传播方式 16
1.2.1 传导耦合 17
1.2.2 辐射耦合 21
1.3 传输线基本理论 25
1.3.1 传输线方程 25
1.3.2 传输线的特性参量 27
1.3.3 传输线的结构与类型 29
1.3.4 传输线方程的应用限制 32
参考文献 36
第2章 电磁脉冲对传输线及其网络的传导耦合 37
2.1 电磁拓扑概述 37
2.1.1 电磁拓扑的概念 37
2.1.2 传输线网络拓扑分析 40
2.1.3 超矩阵和超矢量 43
2.2 BLT方程方法 43
2.2.1 BLT方程 43
2.2.2 BLT方程在双导体传输线中的应用 46
2.2.3 传输线网络BLT超矩阵方程 53
2.2.4 典型传输线网络对方波脉冲的响应规律分析 63
2.2.5 典型传输线网络对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响应规律分析 76
2.2.6 实验验证 82
2.3 SPICE方法 91
2.3.1 SPICE方法介绍 91
2.3.2 传输线网络SPICE建模 91
2.3.3 实验验证 93
参考文献 96
第3章 电磁脉冲多导体传输线中的串扰 98
3.1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及其分布参数 98
3.1.1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98
3.1.2 单位长度的分布参数 103
3.2 改进节点法 112
3.2.1 节点导纳方程 112
3.2.2 改进节点法在传输线串扰中的应用 113
3.2.3 实验验证 117
3.3 矢量匹配法与时域有限差分法 120
3.3.1 矢量匹配法 120
3.3.2 时域递归卷积算法 122
3.3.3 时域有限差分法 123
3.3.4 基于矢量匹配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线性集总网络建模 124
3.3.5 实验验证 132
3.4 集总参数电路模型法 135
3.4.1 传输线集总参数电路模型 135
3.4.2 传输线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应用 136
3.4.3 实验验证 138
3.5 宏模型法 140
3.5.1 无损传输线模型 140
3.5.2 有损传输线模型 143
3.5.3 有损非均匀传输线模型 145
3.5.4 宏模型的应用 146
3.5.5 实验验证 151
3.6 有损大地上架空线缆的串扰等效电路模型 155
3.6.1 模型的建立 155
3.6.2 模型的应用 157
参考文献 160
第4章 电磁脉冲对双导体传输线的辐射耦合 161
4.1 场-线耦合方程的推导 161
4.1.1 Taylor模型 161
4.1.2 Agrawal模型 165
4.1.3 Rachidi模型 168
4.2 方程的解析解 169
4.2.1 频域解 169
4.2.2 时域解 170
4.2.3 解析法的应用 171
4.3 时域有限差分数值解 177
4.3.1 时域有限差分法 177
4.3.2 实验验证 182
4.4 等效电路法 185
4.4.1 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185
4.4.2 模型的应用 187
4.4.3 实验验证 189
参考文献 190
第5章 电磁脉冲对多导体传输线的辐射耦合 191
5.1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及其频域解 191
5.1.1 Taylor模型外推的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191
5.1.2 Agrawal模型外推的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193
5.2 多导体方程的解析解 193
5.3 时域有限差分数值解 196
5.3.1 时域有限差分法 196
5.3.2 方法应用 202
5.4 等效电路法 203
5.4.1 无损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 203
5.4.2 有损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 207
5.4.3 实验验证 217
5.5 有损大地上架空多导体等效电路模型 223
5.5.1 有损大地上平行架空线缆等效电路模型 224
5.5.2 有损大地上弧垂架空线缆等效电路模型 235
参考文献 239
第6章 复杂结构线缆的传输线模型 240
6.1 埋地电缆 240
6.1.1 电磁脉冲在土壤中的传播规律 240
6.1.2 埋地电缆电磁脉冲耦合的计算 244
6.1.3 架空和埋地电缆的比较 246
6.2 双绞线 247
6.2.1 计算模型和方法 247
6.2.2 双绞线和平行线感应信号的对比 252
6.3 屏蔽电缆 254
6.3.1 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 254
6.3.2 屏蔽电缆电磁脉冲耦合的计算 257
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