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5)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
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视角 (19)
节 前民族国家时期的族群与国家 (20)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20)
二 族群的产生与发展 (31)
三 族群与国家的传统关系 (35)
第二节 民族国家时代的族群与国家 (38)
一 民族与民族国家的产生 (38)
二 民族国家时期的族群与国家 (42)
三 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族际政治整合 (48)
四 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主要模式 (54)
第三节 后发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 (63)
一 后发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 (63)
二 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 (69)
第二章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历史基础 (72)
节 英国殖民统治之前马来半岛的族群关系 (72)
一 马来人在马来半岛的早期扩散与形成 (72)
二 英国殖民者入侵之前马来半岛的马来人 (79)
三 英国殖民者入侵之前马来半岛的华人和印度人 (84)
第二节“二战”前英属马来亚时期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 (87)
一 西方殖民者对马来半岛的入侵和统治 (87)
二 英属马来亚时期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 (92)
三 英国殖民政府 “分而治之”的族群政策 (99)
四 英国殖民统治对马来亚族际关系的影响 (103)
第三节日据时期马来亚的族群关系:矛盾激化 (110)
一 日本对马来亚的入侵与占领 (110)
二 日本占领期间的族群政策 (111)
三 日本殖民统治对马来亚族际关系的影响 (114)
第四节 战后马来亚族际关系的发展 (117)
一 从马来亚联盟到马来亚联邦 (117)
二 马来民族主义的兴起及马来人政党的成立 (123)
三 非马来人本土意识的增强及族群政党的成立 (127)
四 争取独立过程中各族群政党的斗争与妥协 (130)
第三章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实践 (143)
节 独立后马来西亚的族际环境 (143)
一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多元族群的构成及分布 (143)
二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族群的经济活动差别 (152)
三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族群的法律及政治地位 (156)
四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族群在宗教、语言文教等方面的 差异与区分 (157) 第二节 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 (1957—1969年) (160)
一 独立初期族际政治整合的目标 (160)
二 政治上由 “协和式民主”向马来人优势的转变 (162)
三 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167)
四 单元教育文化政策的确立 (172)
五 “五一三”事件———独立初期族际政治整合的 失败 (177)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1970—1990年) (185)
一 对 “五一三”事件的反思———族际政治整合取向的转变 (185)
二 政治上加强马来人优势地位 (187)
三 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 (191)
四 文化教育 “同化”的加强 (197)
五 新经济政策时期族际政治整合的评价 (2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 (1990年至今) (211)
一 族际政治整合取向的转变 (211)
二 国家发展政策的施行 (213)
三 单元文化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国族概念的提出 (219)
第四章 马来西亚的政党与族际政治整合 (227)
节 政党、政党制度与族际政治整合 (227)
一 政党与族群 (227)
二 政党、政党制度与族际政治整合 (231)
马来西亚政党、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35)
一 非殖民化时期政党、政党制度的雏形 (235)
二 联盟执政时期的多党竞争 (243)
三 国阵时期的一党独大 (251)
四 社会转型时期的 “两线制” (257)
第三节 马来西亚的政党、政党制度与族际政治整合 (264)
一 马来西亚政党、政党制度的特点 (264)
二 马来西亚政党进行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 (268)
三 马来西亚政党族际政治整合的目标和实现机制 (275)
第四节马来西亚政党在族际政治整合中取得的成效及 存在的问题 (285)
一 马来西亚政党在族际政治整合中取得的成效 (286)
二 马来西亚政党在族际政治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 挑战 (289)
第五章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总结与思考 (295)
节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模式 (295)
一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主体 (295)
二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 (300)
三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方式 (311)
第二节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6)
一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取得的成效 (316)
二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22)
第三节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前景与借鉴意义 (329)
一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前景 (329)
二 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的借鉴意义 (339)
结语 (351)
参考文献 (357)
后记 (37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