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留守儿童的社会竞争偏好、自我竞争偏好以及胜败经历对竞争偏好的影响等问题,深入中部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经济学实地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些很好有趣也很有意义的结论。其中,很基本的发现可以简明通俗地总结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①在与自己竞争时,表现是相似的,但在与别人竞争时表现是不同的;②在经历成功后表现是相似的,但在经历失败后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到每个实验,主要内容如下:实验一基于河南省某农村小学8~12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验,研究儿童的人际竞争(与别人竞争)参与决策差异,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显著地规避参与人际竞争。实验二基于河南省某农村小学9~11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验,研究了儿童在自我竞争方面的行为差异,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积极参与自我竞争,竞争参与率没有显著差异,为自己设定的任务目标也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探讨在阶段经历竞争成功和失败后,儿童在后续如何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以及如何抉择是否参与人际竞争。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某小学8~11岁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研究发现,获胜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影响是相似的,但失败对两者的影响却各不相同:失败令留守儿童一蹶不振,而非留守儿童则越挫越勇。在目标设定方面,获胜导致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设定一个更低的目标,但失败使非留守儿童设定一个低目标同时更加努力提高表现,留守儿童则设定一个更高目标同时不再继续努力;在人际竞争参与方面,获胜使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更加积极参与竞争,失败的非留守儿童仍然积极参与竞争,失败的留守儿童则规避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