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地方史志涪陵沿革研究

涪陵沿革研究

涪陵沿革研究

定 价:¥99.00

作 者: 曾超 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6883382 出版时间: 202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53 字数:  

内容简介

  历史上,“涪陵”最早出现在今重庆市彭水县,时间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继之北周时时期,在今涪陵区、武隆县相继出现“涪陵”(涪陵为涪陵镇,唐代升为涪陵县;武隆设立汉平县,唐代改为涪陵县);继之隋代,在今合川区出现“涪陵”(涪州、涪陵郡);唐代,升涪陵镇、改汉平县为涪陵县,设立涪州、涪陵郡。从此,“涪陵”定位于今涪陵区,成为涪陵区的专属拥有权。同样,今涪陵区、武隆区、南川区、巴南区均曾出现过“枳”之机构设置;今綦江区、南川区均曾出现过“南川县”的设置;今合川区、渝中区、垫江县均曾出现过“垫江”之机构设置,今湖南永顺、重庆酉阳均曾出现“酉阳县”之设置,而黔江县则有“酉阳山”。出现这种异地同名、同地异名的现象,不能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术语“侨置”加以说明,因为“侨置”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有其特殊的原因和限定的条件,且不能解释魏晋以后仍然存在的异地同名和同地异名情况,因之,笔者以为这是历代统治者继承地名文化遗产而出现的“地名位移”。本书首次以“涪陵”为重点概念,对“古今”涪陵、“大小”涪陵、“地名”涪陵、“泛”涪陵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考察。探讨了各历史时期“涪陵”的“同地异名”“异地同名”与“地名位移”问题。对了解“涪陵”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行政区划、隶属关系、辖域调整、得名含义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曾超(1966-),男,土家族,重庆黔江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曾任校历史旅游文化学系主任、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校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编著图书有《巴人尚武精神研究》《枳巴文化研究》《三峡国宝——白鹤梁题刻汇录与考索》《同治重修涪州志》《康熙重庆府涪州志》《历代名人吟咏重庆》《黔江区志》等十余部;在《贵州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发表文章百余篇。《巴人尚武精神研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强化校本课程建设》等获奖三十余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涪陵”沿革的学术追寻
第一节 “涪陵”沿革的载籍记载
第二节 “涪陵”沿革的学术探究
第二章 涪陵与地名位移研究
第一节 地名同名、异名与位移
第二节 “涪陵”地名位移考察
第三章 “涪陵”名义考释
第一节 “涪陵”名义诸说
第二节 “涪陵”得名定义
第三节 “涪陵”相关诸县县名考察
第四章 “枳”之历史演变
第一节 “枳”之得名
第二节 “枳”名之郡县设置
第三节 “枳”之位移
第四节 枳地郡县设置
第五章 “涪陵”名行政设置
第一节 “涪陵县”之设置
第二节 “涪陵郡”之设置
第三节 “涪郡”之设置
第四节 “涪陵镇”之设置
第五节 “涪州”之设置
第六节 “涪陵专区”之设置
第七节 “涪陵地区”之设置
第八节 “涪陵市”之设置
第九节 “涪陵区”之设置
第六章 “涪陵”地域的行政离合(上)
第一节 涪陵
第二节 武隆
第三节 南川
第四节 丰都
第六节 垫江
第七章 “涪陵”地域的行政离合(下)
第一节 黔江
第二节 酉阳
第三节 秀山
第四节 彭水
第五节 石柱
第八章 “涪陵”沿革与周邻关系
第一节 市内
第二节 市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