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关于近代四川的基本情况
二、影响民国巴蜀学术的因素
三、关于本书的交代与说明
第一章 旧学与新知:由近代转型到走向繁荣
一、新学与教育
二、学会与学刊
三、报刊与出版
四、学科与成果
第二章 由地方而走向全国:以四川大学为例
一、由地方逐渐走向全国
二、机构与学刊
三、学科与学人
第三章 由西化到融汇:以华西协合大学为例
一、由西化到融汇的历程与特色
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第四章 战时高校内迁:助力巴蜀教育与学术
一、战时高校内迁四川综览
二、战时内迁四川著名高校
三、对高校内迁的几点评价
第五章 李庄: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化中心
一、中央研究院
二、中央博物院
三、中国营造学社
四、同济大学
五、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六、其他机构
第六章 莲花重光:近代佛教的复兴
一、佛教院校的创建
二、佛教社团的组建
三、佛教报刊的创办
四、文化交流的进行
五、重要人物与著述
第七章 蜀学人物论:以宋育仁、谢无量等人为例
一、宋育仁的经世之功与蜀学情怀
二、谢无量的学术成就与蜀学情缘
结语近代巴蜀学术的特色
一、经史为基,国学为本
二、熔铸古今,会通中西
三、但开风气,经世致用
附录一 巴蜀学术编年(1911—1950)
附录二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