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创造了典雅而又通俗的文明成果,其划时代的艺术思想、器物、美学和习俗等,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所熟知的陈旸《乐书》作为一套百科全书式的音乐文献,不但创纪录地描绘了大量乐器图像,而且还以特定的视角将当时公、私场合中上演的多彩音乐,划分为雅、胡、俗三种风格,对音乐的民族风格问题进行了论述。白石道人姜夔是现在所知早有“自度曲”乐谱流传下来的词乐作家,成为闻名国际的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代言人。如果从姜夔说开去,人们还会联想到“曲高和众”的古琴江西派代表人物欧阳修的文作《弹琴效贾岛体》、浙派著名琴家郭楚望的名曲《潇湘水云》,以及在喧闹市井中做场的勾栏艺人张五牛、行走于开封与临安之间卖艺的许多不知名的“路岐人”,等等。这些雅俗共赏的流动音乐元素,成为今天两宋都城汴京、临安——开封与杭州大力挖掘与运用的文化资源。受到政府文化部门、高等艺术院校和民间商业机构的垂青,逐渐形成政府宏观调控、高校深入研究、民间创新创业的多方合作景况。诸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杭州的宋城,之所以能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引发他们对历史都城、对宋代中国的持久文化兴趣,正是得益于这样一种三位一体、彼此联动的协作机制激发出来的强大文化活力。今天,国家大力推进文旅融合,鼓励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那么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古为今用,就是一条值得探索与实践的路径。作为一所立足临安都城杭州、扎根江南文化源头浙江、放眼国际音乐教育的现代化艺术大学,浙江音乐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把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与协作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杭州在宋代乃至千百年来中国音乐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我院“宋代音乐研究中心”旨在发扬临安都城浓郁优雅的人文历史底蕴,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思维、眼光和方法,荟萃东西、贯通古今,推进宋代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创新,搭建一个国际化、现代性的学术平台,助力学校,建设具有浙音特色的学术品牌与基地。而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汇聚和发挥好学人、学术、学科的系统性聚合力,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