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心理学脑、情绪与抑郁:牛津大学教授解读人类脑与情绪

脑、情绪与抑郁:牛津大学教授解读人类脑与情绪

脑、情绪与抑郁:牛津大学教授解读人类脑与情绪

定 价:¥118.00

作 者: [英] 艾德蒙·罗尔斯(Edmund T. Rolls) 著,傅小兰 等 译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6020373 出版时间: 2021-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00 字数:  

内容简介

  《脑、情绪与抑郁》为情绪、奖赏价值、经济价值和决策及其大脑机制提出了统一的方法。 本书涵盖了有关情绪加工的进化和适应性价值,有关情绪和决策的神经网络以及有意识的情绪体验等问题。 这本书对于神经科学、神经病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经济学和哲学领域的本科学历以上的人,以及所有对情绪、决策和抑郁感兴趣的人都很有价值。对于非专业普通读者,本书提供了专门的章节。 本书涵盖的主题包括: ☆情绪的本质和情绪理论。 ☆情绪的功能,包括达尔文主义的情绪适应性价值理论,这有助于阐明大脑设计和行为的许多方面。 ☆情绪的大脑机制。 ☆情绪状态和动机行为:饥饿和性行为。 ☆情绪和成瘾的药理学,以及大脑的作用机制。 ☆决策。 ☆抑郁。 ☆情绪体验和意识。 艾德蒙·T·罗尔斯(Edmund T. Rolls)教授在英国牛津计算神经科学中心、英国华威大学和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他还担任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和英国牛津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研究员和导师多年,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他的研究将神经生理学和计算神经科学方法与人类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研究联系起来,为理解人类大脑功能及其疾病提供基础。 拉尔夫·阿道夫(Ralph Adolphs)在《脑》中盛赞了罗尔斯教授之前的一本书《情绪的解析》(2005 ):“行为神经科学的所有学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它的广度足以让神经病学、心理学或哲学专家对其中的许多章节感兴趣。”

作者简介

  艾德蒙·T·罗尔斯(Edmund T. Rolls)教授在英国牛津计算神经科学中心、英国华威大学和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他还担任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和英国牛津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研究员和导师多年,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他的研究将神经生理学和计算神经科学方法与人类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研究联系起来,为理解人类大脑功能及其疾病提供基础。

图书目录

1 引言: 科学问题
1.1 引言
1.2 奖赏物、惩罚物及其相关的学习: 工具性学习和刺激—强化物联结学习
1.3 情绪和动机的研究取向: 成因、功能、适应性价值与脑机制
1.3.1 情绪的成因
1.3.2 理解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大脑的重要性
1.3.3 从人类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神经编码到对大脑的计算理解
1.4 情绪、动机和抑郁: 本书的框架

2 情绪的本质
2.1 引言
2.2 情绪理论概述
2.3 情绪类型
2.4 其他情绪理论
2.4.1 詹姆斯-兰格(JamesLange)理论以及包含达马西奥(Damasios)理论的其他情绪机体理论
2.4.2 评价理论
2.4.3 情绪的维度和范畴理论
2.4.4 其他情绪研究取向
2.5 情绪、人格和情绪智力的个体差异
2.6 认知与情绪
2.7 情绪、动机、奖赏与心境
2.8 本书所述的情绪研究取向(罗尔斯情绪理论)的优势

3 情绪的功能: 奖赏、惩罚与情绪在大脑设计中的作用
3.1 引言
3.2 大脑设计与情绪功能
3.2.1 趋性、奖赏物和惩罚物: 基因限定的行为目标和行为的灵活性
3.2.2 外显系统、语言和强化
3.2.3 外部主体的专用设计与自然选择的进化
3.3 行为选择: 净值的成本效益分析
3.4 情绪的进一步功能
3.4.1 自主反应和内分泌反应
3.4.2 行为的灵活性源于情绪与限定行动目标的奖赏物和惩罚物的相关
3.4.3 情绪状态是激励性的
3.4.4 交际
3.4.5 社会依恋
3.4.6 各种不同的初级强化物的功能差异
3.4.7 心境状态会影响对情绪或记忆的认知评价
3.4.8 促进记忆储存
3.4.9 情绪和心境状态是持续的,有助于产生持续的动机
3.4.10 情绪可以触发回忆并影响认知过程
3.5 情绪在达尔文主义的进化情景中的作用
3.6 动机在达尔文主义的进化情境中的作用
3.7 所有的行为目标都是基因限定的吗?

4 情绪的脑机制
4.1 引言
4.2 情绪相关脑区概述
4.3 初级强化物的表征,即非习得性价值的表征
4.3.1 味觉
4.3.2 嗅觉
4.3.3 愉悦的和疼痛的触觉
4.3.4 视觉刺激
4.4 刺激与初级强化物的联结学习: 情绪相关学习
4.4.1 眶额皮层中对视觉刺激的情绪相关学习
4.4.2 从颞叶到眶额和杏仁核的视觉输入,参与情绪相关学习
4.5 眶额皮层与情绪
4.5.1 历史背景
4.5.2 眶额皮层中的连接
4.5.3 眶额皮层的神经生理学和功能性神经成像
4.5.4 人类的眶额皮层
4.5.5 眶额皮层中刺激—强化物联结学习与反转的神经生理学和计算基础
4.6 杏仁核与情绪
4.6.1 杏仁核在情绪中的功能概述
4.6.2 参与情绪相关学习的杏仁核和联结加工过程
4.6.3 杏仁核的连接
4.6.4 杏仁核损伤带来的影响
4.6.5 灵长类动物杏仁核对强化刺激的神经活动
4.6.6 灵长类动物杏仁核神经元对正在强化的新异刺激的反应
4.6.7 杏仁核神经元对面孔的反应
4.6.8 来自人类的证据
4.7 扣带回与情绪
4.7.1 对前扣带回的概述
4.7.2 前扣带回的解剖结构和连接
4.7.3 前扣带回的功能性神经成像与神经元活动
4.7.4 前扣带回受损的影响
4.7.5 中扣带回、扣带回运动区与动作—结果学习
4.8 脑岛
4.9 情绪对认知加工和记忆的影响
4.10 小结: 与情绪相关的大脑系统

5 食物的奖赏价值、愉悦度、食欲、饥饿和过度进食
5.1 概述
5.2 饥饿和饱足感的控制信号
5.2.1 奖赏与饱足感信号
5.2.2 感觉特异性饱足感
5.2.3 条件化的食欲和饱足感
5.3 进食和奖赏的大脑控制机制
5.3.1 味觉奖赏价值的脑机制
5.3.2 表征风味的味觉加工与嗅觉加工过程的聚合
5.3.3 食物气味产生奖赏价值的脑机制
5.3.4 眶额皮层味觉和嗅觉神经元对食物视觉刺激的反应: 期望价值神经元
5.3.5 杏仁核在进食中的功能
5.3.6 眶额皮层在进食中的功能
5.3.7 进食的信息输出通路
5.4 肥胖症和食物的奖赏价值
5.4.1 遗传因素
5.4.2 大脑对食物感觉特性和愉悦度的加工
5.4.3 食物的可口程度
5.4.4 感觉特异性饱足感
5.4.5 固定的用餐时间以及食物易得性
5.4.6 食物的特色和分量
5.4.7 食物的能量密度
5.4.8 进食速度
5.4.9 压力
5.4.10 饮食冲动
5.4.11 能量输出
5.4.12 认知因素与注意
5.4.13 中年妇女体重增加
5.4.14 符合肥胖危险因素的信息

6 情绪、奖赏与成瘾的药理学;基底神经节
6.1 情绪的药理学概述
6.2 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
6.2.1 多巴胺的药理学作用
6.2.2 多巴胺的通路
6.2.3 多巴胺物质的自身给药与成瘾
6.2.4 与多巴胺释放有关的行为
6.2.5 多巴胺神经元和奖赏预测误差
6.3 基底神经节如同情绪和动机行为的输出系统
6.3.1 基底神经节概述
6.3.2 基底神经节的系统级体系结构
6.3.3 纹状体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活动
6.4 阿片奖赏系统、镇痛与食物奖赏
6.5 涉及情绪脑系统的焦虑的基础药理学
6.6 大麻类

7 性行为、奖赏与脑功能
7.1 引言
7.2 择偶、吸引力与爱情
7.2.1 雌性的偏好
7.2.2 雄性的偏好
7.2.3 配偶关系与爱情
7.3 亲子依恋、抚育与亲子冲突
7.4 精子竞争及其对性行为的影响: 社会生物学取向
7.5 雌性的隐秘选择及其对性行为的影响
7.6 隐蔽排卵与隐蔽发情及其对性行为的影响
7.7 性行为与非性行为的性选择
7.7.1 性选择与自然选择
7.7.2 无性特征可能为求爱而被性选择
7.8 控制性行为的脑区及性行为奖赏的脑区
7.8.1 嗅觉奖赏与信息素
7.8.2 视前区与下丘脑
7.8.3 眶额皮层及相关脑区
7.9 总结

8 决策与吸引子网络
8.1 决策概述
8.2 吸引子网络中的决策
8.2.1 吸引子决策网络
8.2.2 决策模型的运行
8.2.3 使用该模型在大脑中定位与奖赏相关的决策吸引子网络
8.3 该决策取向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8.3.1 大脑中的多重决策系统
8.3.2 分布式决策
8.3.3 在做出选择的迹象出现之前预测决策
8.3.4 匹配法则
8.3.5 打破对称性
8.3.6 概率选择的进化效用
8.3.7 不可预测的行为
8.3.8 记忆提取
8.3.9 创造性思维
8.3.10 感性和理性系统之间的决策
8.3.11 动态神经精神病学: 精神分裂症、强迫症与正常衰老中的记忆变化

9 抑郁
9.1 引言
9.1.1 抑郁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
9.1.2 抑郁的诱因和成因: 无奖赏的系统
9.1.3 导致抑郁的大脑系统
9.2 抑郁的无奖赏吸引子理论
9.3 抑郁的无奖赏吸引子理论的证据
9.4 抑郁症患者眶额皮层及其他脑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9.4.1 概述
9.4.2 眶额皮层
9.4.3 前扣带回
9.4.4 后扣带回
9.4.5 杏仁核
9.4.6 楔前叶
9.4.7 抑郁的有效连接
9.4.8 抑郁与睡眠质量差
9.5 抑郁症可能存在的亚型
9.6 对于治疗抑郁症的启示
9.6.1 基于大脑的治疗
9.6.2 行为与认知疗法
9.7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9.7.1 5-羟色胺(5HT)
9.7.2 氯胺酮(又称可他敏)
9.8 躁狂和双相情感障碍
9.8.1 躁狂、对奖赏的反应增强、对无奖赏的反应减弱
9.8.2 吸引子网络、躁狂症、对奖赏的反应增强与对无奖赏的反应减弱
9.8.3 双相情感障碍的其他方面

10 行为的理性与情绪路径及意识
10.1 行为的多重路径;理性与情绪
10.1.1 由情绪相关刺激引起行为的一些不同路径
10.1.2 内隐执行某些复杂行为的示例
10.1.3 推理的、理性的行为路径
10.1.4 自私的基因与自私的表型
10.1.5 在内隐与外显系统间抉择
10.2 意识的高阶句法思维理论
10.2.1 罗尔斯的意识的高阶句法思维(HOST)理论
10.2.2 系统中与意识相关的加工的适应性价值
10.3 与其他意识理论的比较
10.3.1 高阶思维理论
10.3.2 振荡和时间绑定
10.3.3 信息到达意识的高神经阈限
10.3.4 詹姆斯-兰格(JamesLange)理论和达马西奥关于情绪的躯体标记假说
10.3.5 勒杜(LeDoux)的情绪和意识取向
10.3.6 意识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
10.3.7 监控与意识

11 结论及更广泛的问题
11.1 结论
11.2 通过外显理性思考选择最优行动
11.3 情绪与道德
11.4 情绪与美学
11.5 结语

附录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