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的唱腔板式与河南梆子可说是同源而异流,分为“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类。伴奏乐器有大铙、大镲、尖子号、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唢呐等。豫北民间流传着“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的谚语,“四大扇”是指大平调乐器中有两对大铙和大钹,直径有一尺多长,“两杆号”就是两根五尺多长的“尖子号”。大平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600余出,现保留下来的只有200余出,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80余A,其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包公案》《大红袍》等历史小说,角色多以生(红脸)、净(黑脸)的“袍带戏”为主,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戏较少。就角色行当而论,以生角为主的戏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等;以净角为主的戏有《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等。大平调的唱腔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讴腔)。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精中见细,刚中有柔,深受群众喜爱。《大平调·目连戏》书稿洗尽铅华,平易朴实,简略通达,史实确凿,论述精当,堪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