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中文版自序
前言
第1章 理论及实验原理
1.1 同位素基本特征
1.2 同位素效应
1.3 同位素分馏过程
1.3.1 同位素交换
1.3.2 动力学效应
1.3.3 质量与非质量同位素效应
1.3.4 核体积和磁同位素效应
1.3.5 团簇同位素
1.3.6 扩散
1.3.7 其他影响同位素分馏的因素
1.3.8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1.4 质谱基本原
1.4.1 连续流同位素比值质谱(IRMS)
1.4.2 气体样品前处理技术的总体说明
1.4.3 光腔衰荡光谱法(CRDS)
1.5 标准物质
1.6 微量分析技术
1.6.1 激光探针
1.6.2 二次离子探针(SIMS)
1.6.3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
1.6.4 高质量分辨率多接收红外质谱
1.7 金属元素稳定同位素的变化
1.7.1 钙
1.7.2 铁
1.7.3 锌
1.7.4 铜
参考文献
第2章 典型元素的同位素分馏过程
2.1 传统同位素
2.1.1 氢
2.1.2 碳
2.1.3 氮
2.1.4 氧
2.1.5 硫
2.2 非传统同位素
2.2.1 锂
2.2.2 硼
2.2.3 镁
2.2.4 钙
2.2.5 锶
2.2.6 钡
2.2.7 硅
2.2.8 氯
2.2.9 溴
2.2.10 钾
2.2.11 钛
2.2.12 钒
2.2.13 铬
2.2.15 镍
2.2.16 铜
2.2.17 锌
2.2.18 镓
2.2.19 锗
2.2.20 硒
2.2.21 碲
2.2.22 钼
2.2.23 银
2.2.24 镉
2.2.25 锡
2.2.26 锑
2.2.27 铈
2.2.28 铼
2.2.29 钨
2.2.30 钯
2.2.31 铂
2.2.32 钌
2.2.33 铱
2.2.34 锇
2.2.35 汞
2.2.36 铊
2.2.37 铀
参考文献
第3章 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
3.1 地外物质
3.1.1 球粒陨石
3.1.2 月球
3.1.3 火星
3.1.4 金星
3.2 地球上地幔的同位素组成
3.2.1 氧
3.2.2 氢
3.2.3 碳
3.2.4 氮
3.2.5 硫
3.2.6 镁和铁
3.2.7 锂和硼
3.2.8 地核的稳定同位素组成
3.3 岩浆岩
3.3.1 分异结晶
3.3.2 火山岩与深成岩的区别
3.3.3 低温蚀变过程
3.3.4 地壳岩石混染
3.3.5 来自不同构造背景的玻璃
3.3.6 海水玄武岩地壳相互作用
3.3.7 花岗质岩石
3.3.8 岩浆体系中的挥发分
3.3.9 地热系统中的同位素地质温度计
3.4 变质岩
3.4.1 接触变质
3.4.2 区域变质
3.4.3 下地壳岩石
3.4.4 测温法
3.5 矿床和热液系统
3.5.1 成矿流体的来源
3.5.2 围岩蚀变
3.5.3 古热液系统
3.5.4 热液碳酸盐
3.5.5 矿床硫同位素的组成
3.5.6 金属同位素
3.6 水圈
3.6.1 大气降水
3.6.2 冰芯
3.6.3 地下水
3.6.4 蒸发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
3.6.5 海水
3.6.6 孔隙水
3.6.7 地层水
3.6.8 水合盐类矿物中的水
3.7 海水和淡水中溶解化合物、微粒化合物的同位素组成
3.7.1 水中的碳化合物
3.7.2 硅
3.7.3 氮
3.7.4 氧
3.7.5 硫酸盐
3.7.6 磷酸盐
3.7.7 金属同位素
3.8 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的同位素组成
3.8.1 氧
3.8.2 碳
3.8.3 硫
3.8.4 锂
3.8.5 硼
3.8.6 钙
3.9 大气圈
3.9.1 大气中的水蒸气
3.9.2 氮气
3.9.3 氧气
3.9.4 二氧化碳
3.9.5 一氧化碳
3.9.6 甲烷
3.9.7 氢气
3.9.8 硫
3.9.9 高氯酸盐
3.9.10 金属同位素
3.10 生物圈
3.10.1 生物体
3.10.2 饮食和代谢指标
3.10.3 示踪人为污染物的来源
3.10.4 海相质与陆源质
3.10.5 化石物
3.10.6 石油
3.10.7 煤
3.10.8 天然气
3.11 沉积岩
3.11.1 黏土矿物
3.11.2 碎屑沉积岩
3.11.3 生物硅和燧石
3.11.4 海相碳酸盐
3.11.5 成岩作用
3.11.6 灰岩
3.11.7 白云岩
3.11.8 淡水碳酸盐
3.11.9 磷酸盐
3.11.10 铁氧化物
3.11.11 沉积硫和黄铁矿
3.12 古气候学
3.12.1 大陆记录
3.12.2 冰芯
3.12.3 海洋记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