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以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类症鉴别
一、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1
二、巴氏杆菌病 7
三、魏氏梭菌病 16
四、大肠杆菌病 19
五、泰泽氏病 23
六、野兔热 26
七、沙门氏菌病 28
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 31
九、有机磷农药中毒 33
十、氢氰酸中毒 35
十一、中暑 36
十二、初生仔兔死亡 39
十三、妊娠毒血症 40
十四、胃肠臌胀 42
十五、胃积食 45
十六、药物中毒 46
十七、应激 51
第二章 以有腹泻为特征的类症鉴别与诊治
一、大肠杆菌病 53
二、魏氏梭菌病 53
三、沙门氏菌病 53
四、泰泽氏病 53
五、兔轮状病毒病 53
六、兔伪结核病 56
七、巴氏杆菌病 59
八、铜绿假单胞菌病 59
九、肺炎克雷伯氏菌病 62
十、兔链球菌病 64
十一、坏死杆菌病 67
十二、兔痘 70
十三、球虫病 73
十四、肝片吸虫病 78
十五、栓尾线虫病 82
十六、发霉饲料中毒 83
十七、有机磷农药中毒 87
十八、胃肠炎 87
十九、消化不良 89
二十、腹泻 90
第三章 以流鼻液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感冒 93
二、肺炎 94
三、巴氏杆菌病 96
四、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 96
五、铜绿假单胞菌病 101
六、肺炎克雷伯氏菌病 101
七、李氏杆菌病 101
八、沙门氏菌病 104
九、弓形虫病 104
十、葡萄球菌病 109
十一、兔痘 117
第四章 以腹胀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兔流行性腹胀病 118
二、胃肠臌胀 121
三、胃积食 121
四、便秘 121
五、毛球病 123
六、豆状囊尾蚴病 126
七、栎树叶中毒 131
第五章 以流涎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口腔炎 133
二、兔传染性水疱口腔炎 136
三、坏死杆菌病 140
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 140
五、有机磷农药中毒 140
六、氢氰酸中毒 140
七、中暑 140
八、发霉饲料中毒 140
九、癫痫 140
十、菜子饼粕中毒 142
十一、马杜拉霉素中毒 144
十二、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中毒 144
十三、牙齿生长异常 144
第六章 母兔生殖器官和产科疾病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流产 149
二、妊娠毒血症 151
三、难产 151
四、子宫脱出 152
五、产后瘫痪 154
六、子宫内膜炎 156
七、无乳、少乳症 158
八、乳腺炎 160
九、假孕 163
十、不育 164
十一、兔密螺旋体病 166
十二、维生素K缺乏症 169
第七章 以皮肤发生异常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螨病 171
二、虱病 176
三、皮肤真菌病(毛癣菌病) 177
四、溃疡性脚皮炎 181
五、湿性皮炎 183
六、微量元素(铁、镁、铜、锌)缺乏症 185
七、食足癖 187
八、B族维生素缺乏症 188
九、兔痘 189
十、葡萄球菌病 189
第八章 以痉挛、后躯瘫痪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兔脑炎原虫病 190
二、维生素A缺乏症 191
三、李氏杆菌病 194
四、佝偻病与软骨症 194
五、维生素D缺乏症 195
六、产后瘫痪 197
七、中暑 197
八、维生素E缺乏症 197
九、发霉饲料中毒 198
十、有机磷农药中毒 199
十一、棉籽与棉籽饼粕中毒 199
十二、疯草中毒 201
十三、中耳炎 203
十四、瘫软症 205
十五、骨折 209
十六、癫痫 211
第九章 以体表形态异常及皮肤创伤肿瘤等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兔黏液瘤病 212
二、创伤 215
三、脓肿 217
四、直肠脱垂和脱肛 220
五、肿瘤 222
六、冻伤 224
七、结膜炎 225
八、睾丸炎 229
九、坏死杆菌病 231
十、巴氏杆菌病 231
十一、葡萄球菌病 231
第十章 以排尿异常为特征的类症鉴别及诊治
一、肾炎 232
二、尿道炎 233
三、附红细胞体病 234
四、棉籽与棉籽饼粕中毒 236
五、菜籽饼粕中毒 236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