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和观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智能系统的城市洪水风险的可接受度研究”(4107132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的气候效应评估及其对策”(2010CB42850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研究——以江苏省为例”(40673045)、与日本关西大学土田昭司教授合作的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現代中国における大学生を中心とする若年層のリスク認知研究”(23530837)以及“中国における災害時パニックならびに災害時クレーズの発生要因についての研究”(18K03022[平成30年度基盤研究(C)])等国内外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或者来自受到项目资助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在此,也对以上组织、机构以及所有合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中的大多观点和内容,有的在由我们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过,有的在其他学术会议上报告过,都得到了众多同仁的支持、指导和鼓励。尤其令我们欣慰的是,在201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自由论坛——风险社会与弹性城市上,我们比较了“resilience”的众多中文翻译,结合城乡规划学的既有知识体系,基于定性定量的系统综合分析后,认为在规划领域将其翻译为“韧性”较好。之后,“韧性”的译法也很快被地震、应急管理等领域所认可,进而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在此以本书的出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陪伴,并期待今后能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鼓励和批评指正!本书由笔者和何仲禹博士全面策划、构思以及通读全稿并校核,是对本团队近80人(包括已经毕业的研究生)过往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某种意义上也是在笔者、何仲禹博士、顾福妹博士三位导师的带领下,十余年坚持不断进行的每周团队学术例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每个章节末署名的团队成员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了相关章节的资料整理外,没有署名的其他成员也参与了平时的讨论交流,贡献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在此,感谢本团队所有成员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韧性理论既可以应用于自然灾害应对,也可以在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本书的定位是对本团队过往研究的一次系统梳理总结,而本团队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基于规划视角的自然灾害风险治理,因此,本书的重点是自然灾害韧性,但也可以为其他领域的韧性研究提供参考。本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部分是韧性理论与韧性城市概述,主要介绍韧性理论及其演变、韧性城市与城市韧性、城市韧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第二部分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城市研究与规划,风险、人和空间是韧性城市研究的三个主要对象,因此本部分由自然灾害——韧性城市面临的主要冲击、以人为本——韧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城市空间——韧性城市规划的物质对象等三章构成。第三部分是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经验,包括日本的韧性城市建设、西方的韧性城市建设、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现状与展望等内容。本书中一些案例(如风险评估、韧性评估)成果形成于不同的年份,而韧性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发展,案例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尊重历史,也为了方便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在本书编撰过程中没有硬性统一成一个框架、一个模型,但我们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定义,以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韧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拓展探索。党和政府对韧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寄予了厚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著或科研成果,在书中都尽可能做了标注,但仍恐有挂一漏万之处,如有遗漏,敬请告知我们,以便再版时补充完善。由于我们才疏学浅,书中一定存在一些疏漏与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